同在藍天下讀后感
1.
這些天我看了一本書叫做:《同在一個藍天下》。它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他在四川省一個農(nóng)民家里,有個小女孩叫成潔。她在9歲的時侯,為了救一只受傷的小鳥不幸處電吧手燒焦了,被送去醫(yī)院做了截肢手術?蓱z的小成潔,從次失去了雙臂的她。她在一個阿姨家里,看了一部日本的古事片,說的也是一個無臂的小姑娘叫典子,能夠用腳寫字、刷牙、洗臉、拿東西......小成潔絕心要做中國的典子,自己照顧自己。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她克服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難。她頑強的毅力中學會了用腳吃飯、寫字、刷牙,還學會了洗臉。他學習非?炭,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中點高中。期末考試四門工課都得了100分。
看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只要有毅力,什么困難都能克服,并且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我這么個健全的兒童,學想偷點懶,自己的事老想讓爸爸媽媽做。現(xiàn)在我認識到,爸媽是那么辛苦,比起成潔來我還差的遠呢!
我要學習成潔的刻苦學習的精神,更要學習她那種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毅力。
2.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一起去多媒體教室觀看了“同在藍天下”這個教育片。
同在藍天下寫的是非洲很貧窮、落后。從老師的講解中,我了解到有的孩子每天只吃一頓飯,而且還吃不飽;有的孩子看見灑落在地上的面粉就直接拿著吃,而且吃的很多;還有四個兄弟一起去撿拾垃圾,并且拿著垃圾吃,臉上還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我們生活的非常美好,而他們生活的非常困苦。我要好好學習,爭取做一名慈善家,長大以后去幫助他們。
3.
假期間讀了《同在藍天下——教師專業(yè)成長之路》一書,深有感受。那我們怎樣走專業(yè)化成長道路呢?我覺得有三點極其重要。
一、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建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
人生有兩種職業(yè)心態(tài):一種是“用生命回應職業(yè)的需要”,一種是“用職業(yè)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
作為教師來說,應該要有后一種職業(yè)心態(tài)。樹立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建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把教育當作事業(yè)來追求,用教育這種職業(yè)去實現(xiàn)自己生命的價值。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所長申繼亮提出:教師“應該對自己職業(yè)生涯有個規(guī)劃,凸顯個人發(fā)展主線。一方面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內(nèi)心告訴自己,把教師當做事業(yè)來看,而不僅僅是一種職業(yè)!
只有把教書育人當作事業(yè)來追求,我們才會由從業(yè)到敬業(yè),最終樂業(yè);才會從追求功利價值到追求社會價值,追求人生價值;才會從追求教學技能到追求教學模式,追求教學境界;才會由匠師成長為能師(經(jīng)驗型教師),最終成為人師(專家型教師)。
著名的教育專家李鎮(zhèn)西深有體會地說:“我的教育不為領導,不為職稱,不為榮譽,只為著我的樂趣本身! 正是這種良好的職業(yè)心態(tài)成就了他輝煌的教育生涯。
二、吸納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育哲學
新課程的實施,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嶄新的要求。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轉變角色,我們不僅是一部教案劇的編劇、導演、主演,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伙伴、參謀、鼓動者、裁判甚至是學生的欣賞者、供學生分析批判的參照物或靶子;我們要轉變思考的維度,不應僅僅思考把什么給學生,還應思考把什么東西不給學生,什么東西用什么方式給學生可以給學生帶來最大的思考和收獲,什么樣的教學行為可以給學生帶來激勵性的評價;我們要轉變教學的方法,徹底消除滿堂灌,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我們還要轉變教學成果意識,它不僅應該有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還應有方法、能力、意識,更有教師自己做人和做學問的態(tài)度。
深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的我們,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必須加強學習,加深對“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認識,否則,我們就會落伍,我們就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有教育家早就說過,學校是農(nóng)村,不是工廠;教育是農(nóng)業(yè),不是工業(yè)。學生就像植物,需要澆水、施肥、治并滅蟲,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自由發(fā)育生長。而我們習慣于將不同資質的人輸入機器設備,按同樣標準、同樣程序、同樣時間予以“鑄造”。使得受教者不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作為一個與施教者對等的主體進入教學程序,而是作為“灌輸”對象、作為一個被動的物件進入教學程序,抹殺了個性,限制了特長,弱化了創(chuàng)造,不利于我們的人才培養(yǎng)。只有吸納、更新了教育思想,我們才能更好地轉變自己的角色,融入新課程,適應新形勢,創(chuàng)造新成就。
三、反思教育教學實踐,總結實踐經(jīng)驗教訓
葉瀾教授說: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美國的著名學者波斯納有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足見教育反思在教師專業(yè)化成長中的作用。
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反思實際是對本質的追問,反思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學反思是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教學藝術的反思。通過反思,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教訓,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反思,使自己的教學精益求精,漸臻完美。教學反思要找準切入點。根據(jù)專家的看法,對于新手型教師來說,應以自身教學技能反思為切入點;對于適應型教師來說,應以課堂教學策略反思為切入點;對于成熟型教師來說,應以自身教學理念反思為切入點;對于專家型教師來說,應以教育研究反思為切入點。
可以說,上述三點非常重要,樂業(yè)積綻底氣,學習滋養(yǎng)元氣,反思造就靈氣。在專業(yè)化成長的道路上,有積極的心態(tài),有扎實的學習,有深刻的反思,我們就能達到“職業(yè)有認同感、事業(yè)有成就感、人生有幸福感”的理想境界。
【同在藍天下讀后感】相關文章:
同在藍天下作文范文賞析07-18
同在藍天下400字作文范文07-04
同在一片藍天下高中散文07-08
同在一片藍天下英語作文03-26
同在一片藍天下的感想英語作文03-26
同在一片藍天下成長作文05-27
同在一片藍天下講話稿08-29
同在一片藍天下的感想作文300字05-24
同在藍天下我們一起成長初中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