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外漢語推廣基地南京會議匯報材料
一、學校的基本概況
云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是依托云南師范大學雄厚的師資力量,由云南師范大學借助社會力量聯(lián)合舉辦的全日制寄宿民辦完全中學。學校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部高校新區(qū),與云南財經大學、云南師范大學龍泉路校區(qū)相對,與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毗鄰。
學校占地面積200多畝,建筑面積4萬多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地1.5萬多平方米;配備有功能設施齊全的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公寓、后勤樓、各種球類運動場地。學校環(huán)境安靜優(yōu)雅,擁有濃厚的文化和學習氛圍。
學校自創(chuàng)建以來,秉承云南師范大學剛毅堅卓、學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風,結合中學的實際情況,堅持走質量與特色并舉的發(fā)展道路。經過全校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學,F(xiàn)已發(fā)展為25個教學班,國內外學生總計1000余人的完全中學。
二、漢語國際推廣的情況
云師大二附中自成立以來,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進行了廣泛的對外漢語教學的推廣。學校先后與美國佛蒙特州溫頓姆郡高級中學、老撾遼都中學、韓國和泰國的部分中學進行了教育文化交流活動,組織舉辦了 韓國學生短期培訓班, 1
泰國學生短期漢語學習班,及東亞、東南亞外籍學生短期文化交流班。學校先后接納了十余個國家的代表團接納了十余個國家的代表團、教育專家、政府官員及個人來?疾、訪問、排到國外進修、考察、學習、交流的人數(shù)達60多人,接納外國長、短期留學生人員達到250多人次。
2017年10月份接國家漢辦關于國家漢語國際推廣實習基地建設項目征集的通知,我校積極響應,認真研究落實,采取一系列具體措施和行動為漢語推廣基地的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2017年12月學校擴大了韓語班的招生又組織舉辦了兩屆韓國學生短期培訓班和六期泰國學生短期漢語學習班,接待了緬甸百名華校校長訪問團并且組織安排了泰國中學校長來我校教育實習。
為了貫徹云南省委實施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工作會議精神,探索漢語國際推廣的有效途徑,學校于2017年1月15日-24日組織訪問團赴泰國高校及中小學參觀訪問,與易三倉大學、皇家理工大學、曼谷大學、美國韋伯斯特大學泰國分校、藝術大學、暹羅大學等知名高校以及曼谷曼甲必中學、拉木朗地國際學校、Arunvithaya School 等中學開展教師、學生短期交流學習項目,建立合作關系,并與部分中學結成姊妹學校。
三、漢語國際推廣實踐經驗探索:
1、充分發(fā)揮云南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區(qū)位優(yōu)勢,依托云南建設國際大通道戰(zhàn)略部署,抓住機遇,不斷開拓東南亞 2
國際漢語推廣市場。
我省有25個少數(shù)民族,與境外居民同屬一個民族的有十五種之多。例如傣族、壯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景頗族等,這些民族分別跨躍南中越、中老、中緬邊境,在東南亞各國均有分布。雖三在境外稱謂語不盡相同,但因共同歷史淵源,語言和文化習俗,自古以來關系密切?鐕车拿褡宥啵c周邊國家的人民增添了一種親戚關系。對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大有好處。
結合我省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域、文化特點,云師大二附中積極總結留學生學習漢語過程中的經驗,在廣泛借鑒現(xiàn)有對外漢語教材精華的基礎上,學校大膽探索、努力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教材,現(xiàn)已初步成型,正在試講完善。
2、人性化管理理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彼此合作,互幫互助的學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發(fā)揮積極情感因 3
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漢語,不但是要學習語言本身,更是通過語言的學習了解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蘊涵、風土人情、生活方式。漢文化中人際交往往往注重一個情字,即對人熱情、關心、尊敬、自謙。而對中國人情的理解和接受也反過來促進著留學生漢語的學習。這就是積極的情感因素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在教師與學生共處的課堂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構成教與學的呼應關系,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表層的教學形式,維系這種教與學呼應關系的是其深層結構即情感因素。雙向情感交流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積極情感因素的關鍵所在。
學校每一次外事活動都由專門的人員對學生的生活、學習負責,做到了一有問題就及時解決。在外事活動期間,每天從學生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都有專門的老師全程跟蹤,及時了解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及時解決問題,滿足他們需求。天氣變化,老師們提醒孩子們注意添加衣服;學生生病,老師像家長一樣關愛他們及時的為他們提供治療,對他們噓寒問暖。學校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溫馨的學習交流環(huán)境,他們來到學校就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對外漢語推廣基地南京會議匯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3、注重實效的教學方法
(1)在教學內容上所遵循的原則:
①注重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堅持根據(jù)階段、課型、教學目的的不同有所側重的原則。
②教學內容的可接受性與適量性原則。
③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要體現(xiàn)實用性、交際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④以規(guī)范的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詞匯為主,輔以實際生活需要的交際性漢語;以教授生命力強、構詞能力強的全民性詞語為主;教授文明用語,講求實用性。
(2)依托云南師范大學國際語言文化學院,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選派泰語、對外漢語專業(yè)的大學學生對留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學習交流,鞏固了漢語教學的成果。
(3)結合我省與鄰國的語言文化的認同感,學校嘗試運用三語進行了教學,即漢語、英語、民族語言。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4)對于短期的漢語學習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課堂教學與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我省的一些旅游名勝了解我省民族文化。
課堂教學中,積極調動授課教師的主動性,發(fā)掘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如講故事,電影欣賞,詩歌朗誦比賽,中國書法、繪畫、剪紙,中文歌曲課等。
長期班的同學,在課型設置上,我們強調以綜合課為先導,分技能訓練。但是在任何一種課型上,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都是不可能完全割裂開來的。在強調一種技能訓練的同時,要兼顧其它能力的培養(yǎng),以達到聽說讀寫全面提高。
(5)教學效果。2017年寒假期間,學校成功地舉辦了韓國學生短期學習班,接納了40多名韓國學生。2017年1月,學校
又接納了幾十名韓國學生,舉辦了韓國學生長期學習班,開設了漢語語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數(shù)、理、化、英語等文化基礎課程。外籍學生完成中國教育部頒布的課程后,成績合格者將取得云師大二附中畢業(yè)證書。對留學生班,學校采取了小班教學與插班教學相結合的流動式教學模式,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具有融合性。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家長要求和語言文化基礎,學校把漢語水平層次不同的學生,編到不同年級的各個班級,按課表上課;利用晚自習、周末時間進行語言等方面的加強。學校在外國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方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韓國學生家長在給學校的信中寫道:
2 . HSK 7 . . (智 ),(德),(體),(美),(勞) . 2 . 2 .” (我孩子在您校讀書,今年考過了漢語7級,我們對您校的教學質量感到滿意。然而,使我更高興的是,你們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對孩子進行了‘適應性的教育和指導’。我聽孩子多次在電話中提到他喜歡二附中。我相信,他今天適應了二附中,明天就能適應中國。)
四、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對外漢語師資急待充實提高
我校擁有者一支20余人的專兼職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其中具有海外教學經歷的教師占45%,具有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證書的教師占35%。但隨著我校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與深入,專職對外漢語教師明顯不足,尤其是有豐富國外對外漢語教學經驗的
教師。
(2)繼續(xù)開發(fā)適合東南亞留學生的對外漢語教材及教學音像資料。
云南師范大學是國家確定的中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師資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是國家漢辦委托承辦孔子學院的16所學校之一。我校充分利用隸屬云南師范大學的有利資源優(yōu)勢,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材選擇上,能夠針對東南亞國家的學生特點制定的教材比較缺乏。在教學實踐中,教材運用有一定難度。
(3)在硬件設施方面,基本的教學、辦公設備都已投入到位,但是完全適合外國留學生學習、生活的功能教室、住宿區(qū)等條件完善還須大量投入。
五、近期發(fā)展計劃:
1、2017年9月—2017年7月在泰國曼谷兩所曼谷曼甲必中學、Arunvithaya School 中學建立漢語言培訓中心,并正式掛牌。
2、2017年9月—2017年3月訪問緬甸三所中學,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活動。
3、在越南、柬埔寨駐昆明總領事館的協(xié)調下,將于2017年10月訪問越南河內、西貢兩所中學及柬埔寨的中學,進一步拓寬與越南、柬埔寨學校的聯(lián)系,
4、為了進一步加強師資培養(yǎng),學校已制定中青年教師對
外漢語學歷提高及在職進行計劃。學校中青年教師評估與晉升與其掛鉤。其中要求中青年教師兩年內2/3教師獲得對外漢語第二學歷。選派教師到姐妹學校進行教師交流。
5、進一步尋求云師大及云師大文理學院的支持,與上述學校及學院簽訂教師助教協(xié)議。
6、基礎設施的投入,如住宿的床位擴張,活動室、教室建設、操場運動場地,改造一棟對外漢語教學中心等。
【對外漢語推廣基地南京會議匯報材料】相關文章:
基地交流匯報材料08-03
會議匯報材料08-04
會議匯報材料格式08-04
工地會議匯報材料08-04
駐地會議匯報材料08-03
安全生產會議匯報材料11-23
會議精神匯報材料08-04
會議匯報材料示范格式08-03
全市教育會議匯報材料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