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國旗下讓讀書成為習慣講話稿
尊敬的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讓讀書成為習慣》。說起讀書,恐怕好多人都會說:它不就是茶余飯后的消遣嗎?而我卻認為讀書是一種愛好,讀書是一種習慣。
很多同學都知道馬克思、愛因斯坦吧,他們是猶太民族的杰出代表。在猶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圣經(jīng),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舔圣經(jīng)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告訴孩子:讀書是甜蜜的,應該抱著欣喜和愉悅的心情去讀書。猶太家庭的孩子幾乎都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家里著火了,你將帶什么東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家長就會告訴他:“你要帶走的不是錢財,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也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
我小時候就喜歡讀書,非常偶然,也很盲目,不知為什么喜歡,F(xiàn)在想來可能是受到了父親是老師的影響,或者只是把書簡單地當成消磨時間的一種工具。
有人認為讀書是為了增長知識,長大后報效祖國?晌覄傞_始一點也沒這樣想,只單純地以為讀書是用來休閑的。因為電視家里不讓?,電腦也不讓常玩,只好隨手捧起一本書,倚在床頭,于是大把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習慣了。誰知自從讀過幾本好書后,便漸漸懂得了書籍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特別是古典文學一如陳年佳釀,芬芳了四季,詩意了人生。春水滿灑澤,王灣在北固山下,見證了“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壯闊;夏意醉原野,辛棄疾流連于鄉(xiāng)間,品味過“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欣喜;秋風送閑雅,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享受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冬嶺秀松柏,孔子佇立于天地間,感悟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邃。吟誦之時,山川都有意;凝眸之處,草木皆多情。
長時間重復地做一種事情就叫習慣,讀書也是這樣。怎樣才能把讀書當作習慣呢?首先是要對讀書感興趣,然后再將興趣轉(zhuǎn)為習慣。要想將興趣變成習慣,就應該多讀書,讀好書;書讀多了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現(xiàn)書的妙用,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和愛好才能談得上“習慣”。因為喜歡,所以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當一種興趣經(jīng)過長時間的培養(yǎng)就成為了習慣:于是讀書的好習慣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形成了。
讀書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nèi)松钠瘘c,卻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當讀書成為了一種習慣,它就好像生活里的衣、食、住、行,缺少了哪樣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自在。讀書彰顯的是修養(yǎng),折射的是性情。記得培根就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所以,親愛的老師、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把讀書作為一生的習慣吧!
【中學國旗下讓讀書成為習慣講話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