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用】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3篇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F如今,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是XXX,相信數學是令許多人頭疼的一門學科。但是,學習數學并不是無計可施,只要掌握了對的方法,數學就一定能學好的。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要想學好數學,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下課后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勤于思考,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
二、適當多做題,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
三、調整心態(tài),正確對待考試。
要想學好數學,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zhèn)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并且鼓勵自己能克服困難。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故事是《愛思考的“數學王子”高斯》。
在德國的一個農村,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爸爸是小店的伙計,媽媽是石匠的女兒,他們的驕傲就是聰明的小高斯。小高斯從小就表現出數學天才。
有一次,父親幫老板算幾個工人的工資,忙得他滿頭大汗,才得出一個數字。誰知剛滿四歲的小高斯悄悄地告訴他數字算錯了。父親驚訝極了,重新驗算后,果然是小高斯說得對。真奇怪,也沒人教他,他是從哪兒學來的呢?
小高斯上了小學,在這里有一位從城里來的算術老師。他不愿意大老遠來教這群鄉(xiāng)下笨孩子,所以總是發(fā)脾氣,孩子們都特別地怕他。一天,他發(fā)完脾氣后,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長長的算式,邊寫邊說:“今天,你們給我算1+2+3+4……一直加到100的總和,算不好不準回家吃飯,聽到了沒有?你們這些笨家伙!”“天哪,這道題真難,快算吧。要不回不了家了。”“1+2=3,3+3=6……”“咦,高斯,你怎么還不快算?”“哦,我知道,我在想一個更好的辦法!薄疤炷,快,來不及了!薄鞍,算到什么時候才能算完啊!
此時的小高斯正用一只手托著腦袋,在細心地觀察著這個算式,他在開動腦筋,找它們的規(guī)律。突然,他眉開眼笑起來,“1+2+3……一直加到100,等于5050。”“老師,我算好了。答案是不是這個?”“去去去,這么快就能算好,肯定是錯的。”“老師,是不是5050?”“什么?你?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老師,我仔細看了這個算式。在這100個數里,一頭一尾兩個數相加,都是101,這樣一共有50個101,也就是總數為5050,”“唉呀,我怎么就沒有想到?你叫什么名字?”“高斯!”“你從哪里學的數學?”“我自己!”“哦?是嘛,了不起!”從此,這位老師再也不對大家兇了。尤其是對高斯,更是精心指點,把他引入了神奇的'數學王國。高斯小學畢業(yè)那年,發(fā)現了二項式定理,驚動了整個數學界。
19歲那年,他在大學讀書。一次,他的導師無意中把一道兩千多年來的難題夾在了他的作業(yè)紙中。他用了整整一夜的時間,終于成功地用圓規(guī)和直尺畫出了17邊形,解決了這個大難題。當他的導師看到他的作業(yè)時,又驚又喜,激動地對他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懸案?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牛頓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真是個天才!”
后來,為了紀念高斯,人們給他造了一座底部為17邊形的紀念碑。
同學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像高斯一樣地愛思考,相信我們也會有所發(fā)現。
同學們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成為祖國的棟梁!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我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3
學數學,就猶如在捕魚;會解了一道題,就猶如捕獲了一條魚;從而掌握了一種做題的方法,也就猶如擁有了一張捕魚的網,再難的題目也能成功突破!因此,能否學好數學,區(qū)別就在于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得到了一張網;是解答了一道題,還是擁有了一把開啟數學之門的金鑰匙!
其實,學數學并不難,主要在于你是否能做到善于實踐,善于動腦。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多觀察、多多發(fā)現,那么,你就會知道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建造房屋自然要用到幾何;看時間自然要用到24時計時法……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最后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現在,我有意識地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發(fā)現了許多有關數學的奧秘與樂趣。有一次,媽媽烙餅,每次鍋里只能放兩個餅。我就想,烙一張餅要用兩分鐘,正、反面各用一分鐘,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個烙餅,烙三張餅最少要用幾分鐘呢?回到書房,我算了算,得出了結論:要用3分鐘:先把第一張、第二張和第三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過后,取出第一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二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二張餅就烙好了,取出來。然后放第一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鐘就全部搞定。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果然就節(jié)省了好多時間。“時間就是生命”!原來學習數學,還有一個節(jié)約時間的好處呀!深奧,太深奧了!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它與生活是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fā)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數學中的幾何圖形也很有趣,尤其是幾何圖形中的最怪的“圓”。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是S=∏r2,因為半徑不同,所以圓的面積就不相同。例如:一個半徑為9厘米的圓與一個半徑為5厘米的圓,面積相等嗎?我們先用面積公式把兩個圓的面積求出來,分別是254.34平方厘米和78.5平方厘米。兩個圓的半徑不一樣,所以兩個圓的面積也不一樣。如果半徑長,那么面積就大;如果半徑短,那么面積就。∮辛诉@個規(guī)律,以后做題就有保障嘍!
數學,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輕松,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只有真正喜愛數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xù)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學的高峰上的人都是發(fā)自內心喜歡數學的。記住,站在峰腳的人是永遠也望不到峰頂的!愛數學,才能學好數學!
【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相關文章:
關于課前三分鐘演講09-28
課前三分鐘演講詞08-05
精選課前三分鐘勵志演講稿四篇(高中課前三分鐘演講稿勵志)04-06
課前三分鐘名人故事(精選6篇)09-15
有趣的課前三分鐘作文600字04-13
數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通用10篇)09-28
課前三分鐘寓言小故事(精選17篇)10-09
三分鐘課前演講稿04-24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12-27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