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
二、微課的特點
微課的中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涵蓋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以一定組織關系共同呈現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環(huán)境。
三、微課的設計模式
1.案例模式
案例教學模式是將學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中,通過適當引導,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實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團隊意識,促進相互交流與溝通,在塑造健康人格品質和正確價值取向的同時,使學生真正融入真實的管理世界。
2.問題模式
基于問題式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中能大膽質疑,積極提出問題,然后開始查詢,直到發(fā)現正確的方法,通過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獲得知識。最后,學生需要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總結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
3.情景教學模式
情景教學是一種課堂交流活動型教學方式。教師教學從設置情景開始,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分析學生知識準備和能力基礎,教學過程和問題情景設計應符合教材知識結構的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做到情景教學中的技巧引導。
四、怎樣制作微課
1.準備
首先教師應熟悉教材的整體規(guī)劃及難點和重點,根據以往教學經驗,研究學生情況,確定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能有的疑點和困難點。
其次從教材和學情出發(fā),充分挖掘教學難點,明確微課程的設計思想。
再次要有好的教學思維或創(chuàng)新。站在學生角度,用好的策略或創(chuàng)意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就是微課程的內容,包括微課程內容、材料準備、文字的組織等。錄制前要先對實驗操作進行系統(tǒng)語言組織。錄制成功的先決條件是提前組織好下一步操作語言。
2.錄制
有了微課程設計內容,下一步就是通過手機、照相機、錄像機或手持DV等設備進行錄制。錄制時,可以操作、配音、錄制同時進行;也可以只操作,后期配音。注意突出的地方鏡頭要有推拉,觀看時效果會更好。
錄制要點:
。1)錄制背景盡量選白色或淺色,避免出現其他雜物。
。2)聲音音量適中,攝像頭清晰,從正面角度攝像。
3.編輯
錄制好的視頻可以剪輯、整合、修飾、包裝等,形成完整的微課程。制作微課程時注意微課程的簡單化。因為微課教學并非是增加工作量,而在于簡化教學設計。錄制過程中,就算講錯了,也不必重錄,可以修改,或者剪輯,也可補錄。用已有的視頻資料重新再加工,控制整個時長。
后期制作原則:
(1)錄制時間在5分鐘之內,超過5分鐘不能通過初審。
。2)根據需要適當調整聲音大小。
。3)視頻格式為:FLV、MP4,視頻尺寸為:640*480或320*240,音頻最好采用MP3格式。
微課是模擬一對一的教學情景,區(qū)別于一對多注重教師教的課堂教學,微課類似于一對一輔導注重學生學,在較短時間內講授一個知識點。微課要避免黑板搬家,解決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很難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
區(qū)別于傳統(tǒng)視頻課的資源封閉、資源固結、難以修改、教師教為主,微課有著自身優(yōu)點,如易搜索、易傳播、應用范圍廣,同時微課的錄制對象、學習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總之微課程是一個有控制的實踐系統(tǒng),學生和教師集中解決某一特定教學內容的教學行為,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微課程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特點
盡管各個學科課程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學形式和手段也不盡相同,但在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對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這些共性原則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取材內容合理,切合課程宗旨,符合培養(yǎng)目標定位的要求,適應現實需要,講述內容觀點正確,有實際應用價值。
2.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典型事例研究分析,揭示學科相關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實質和價值及明確的應用方向。
3.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guī)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4.不墨守成規(guī),能繼往開來,教案既是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又是開拓知識新領域的鑰匙,能夠體現學科發(fā)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
5.教學方法有創(chuàng)新。不照本宣科,不滿堂灌,給學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講要抓住本質、引人入勝;練要有的放矢,調動學生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啟發(fā)引導下,通過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關學科領域核心知識“是什么”和“為什么”,還要知道“做什么”、“怎樣做”,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6.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應該是在學科基本的知識框架基礎上,對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探索、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相關學科有價值的學術觀點及研究心得。不是我會什么講什么、我想講什么講什么,而是社會需要什么、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需要什么就注重講什么,就帶領學生研究什么。
總之,教案是針對社會需求、學科特點及教育對象具有明確目的性、適應性、實用性的教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應是與時俱進的。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教案】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設計05-20
微課的教學設計05-11
圓錐的體積微課設計07-20
白楊語文微課教學設計04-23
我的舞臺微課教學設計07-29
秋天的雨微課教學設計08-03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范本03-13
數學微課教學設計整理07-25
自然之道微課教學設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