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精選7篇)
當觀看作品時,我們會沉浸在情節(jié)之中,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 1
在戰(zhàn)爭中,一雙雙扯著親人衣襟的手,一雙雙渴望和平的眼睛,一聲聲哭泣號啕,一次次慘痛失敗,都向人們告戒著戰(zhàn)爭的危險性,戰(zhàn)爭好象是一包炸藥,隨時都可以爆發(fā),可戰(zhàn)士門義無返顧地沖向沙場,因為,如果戰(zhàn)士門退卻了,他們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將陷入更深的苦難,如果他們退卻了,他們已經流過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卻了,他們剛剛燃燒起的理想將隨著生命消失而破滅。
當年長征,條件極其艱苦,爬雪山,過草地,遇沼澤,還有敵人的阻擊,都危及著紅軍戰(zhàn)士的生命,考驗著他們的'意志,最后,紅軍戰(zhàn)士終于戰(zhàn)勝了難以想象的險阻,他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民的堅強團結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是紅軍戰(zhàn)士不屈不饒,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
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體的團結精神!
沐浴著新世紀的陽光,歷史的重任將落在我們這一代少年的肩上,作為21世紀的我,一個小學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繼承和發(fā)揚這份精神,在學習上,不怕困難,永登高峰,使祖國更加強盛,才能無愧于革命先烈!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 2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泵看温牭竭@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xiàn)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zhí)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今天,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并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fā)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yōu)檎衽d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zhàn)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兇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zhàn)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同樣需要甘于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燃燒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煥發(fā)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chuàng)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學們,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 3
當影像中紅軍戰(zhàn)士踩著刺骨的積雪翻越夾金山、用血肉之軀在大渡河畔搭建浮橋、在茫茫草地里分食最后一把青稞的畫面緩緩展開,我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了那段用生命書寫的壯闊歷史。長征勝利80載,歲月沖刷不掉的,是紅軍將士心中如炬的信念。
那信念,是雪山上“風雨侵衣骨更硬”的堅韌。面對零下四十攝氏度的嚴寒、稀薄的空氣,戰(zhàn)士們穿著單衣、草鞋,卻始終高唱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戰(zhàn)歌向上攀登。他們或許不知道前路還有多少艱險,卻堅信跟著黨,就能走出雪山,迎來勝利。這種信念,讓個體的脆弱在集體的信仰中變得堅不可摧,讓“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
那信念,是草地上“野菜充饑志越堅”的.執(zhí)著。茫茫草原,沼澤遍布,糧食斷絕時,戰(zhàn)士們煮皮帶、挖野菜,甚至以草根為食。有位老紅軍回憶,戰(zhàn)友們在臨死前,還把僅存的半塊青稞餅塞給身邊的同志,說“拿著,繼續(xù)走,革命還需要你”。這不是簡單的生存渴望,而是對“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初心的堅守,是寧愿犧牲自己也要讓革命火種延續(xù)的無私擔當。
如今,我們站在新的“長征路”上,沒有了雪山草地的艱險,卻面臨著改革發(fā)展的重重考驗。從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到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再到守護綠水青山,每一項任務都是一場新的“戰(zhàn)斗”。紅軍長征教會我們,只要心中有信念、腳下有力量,就沒有翻不過的山、跨不過的坎。我們要以長征信念為指引,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fā)展,在平凡崗位上踐行初心,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 4
觀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影像資料時,最讓我動容的不是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而是一個個平凡紅軍戰(zhàn)士的故事——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最樸素的堅守,共同鑄就了長征這部偉大史詩。
有位叫陳慧清的女紅軍,在長征途中分娩,敵人的追兵已近在咫尺。為了不拖累隊伍,她咬著牙,在戰(zhàn)友們用身體搭建的“人墻”掩護下,在草叢中艱難生下孩子。部隊要繼續(xù)前進,她含淚把孩子托付給當地老鄉(xiāng),只留下一件打滿補丁的軍裝作為紀念。她不是天生的“女強人”,只是一位普通的母親,但為了革命事業(yè),她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把對孩子的牽掛藏進心底,跟著隊伍繼續(xù)前行。
還有“半條棉被”的故事:三名女紅軍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中,看到徐家連御寒的棉被都沒有,離開時便把僅有的一條棉被剪下一半留給她!笆裁词枪伯a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這句樸實的話,道出了紅軍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這些平凡的戰(zhàn)士,用最真誠的行動,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也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長征的勝利,不是少數英雄的“獨角戲”,而是無數平凡人用忠誠、犧牲與奉獻譜寫的“大合唱”。如今,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新時代的`紅軍戰(zhàn)士”:扎根山區(qū)的支教老師、守護邊疆的解放軍戰(zhàn)士、逆行抗疫的醫(yī)護人員……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傳承著長征精神,書寫著新的擔當。作為普通人,我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機會,但只要心懷責任、堅守初心,就能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不凡,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 5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碑斢跋裰屑t軍隊伍手挽手、肩并肩,在湍急的河流中蹚水前行,在狹窄的山路上相互攙扶的畫面出現(xiàn)時,我深刻體會到:長征的勝利,是團結的勝利;是無數紅軍將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團結的力量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偉大奇跡。
在遵義會議后,紅軍面臨著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兵力懸殊、裝備落后。但正是因為全軍上下團結一心,服從指揮,才創(chuàng)造了四渡赤水的軍事奇跡。毛澤東同志曾說,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在長征中,沒有軍銜高低的隔閡,沒有地域出身的區(qū)別,戰(zhàn)士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軍,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勝利。炊事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不是看米缸里還有沒有米,而是看部隊的旗幟還在不在;傷員們寧愿自己忍著疼痛,也要把擔架讓給更需要的同志。這種生死與共的團結,讓紅軍成為一支打不垮、拖不爛的鋼鐵隊伍。
反觀當下,無論是抗擊新冠疫情時“全國一盤棋”的支援,還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各國攜手合作,亦或是我們在工作中完成團隊項目,團結始終是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目標的關鍵。如今,我們面臨著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的發(fā)展任務,更需要傳承長征中“團結如鋼”的精神。在工作中,多一份理解與協(xié)作,少一份推諉與計較;在生活中,多一份包容與互助,少一份隔閡與矛盾。只有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才能凝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在新的長征路上穩(wěn)步前行。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 6
觀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紀錄片時,一個細節(jié)讓我熱淚盈眶:紅軍路過一個村莊,看到村民們因為戰(zhàn)亂流離失所,便主動幫他們修繕房屋、分發(fā)糧食,還教村里的孩子讀書寫字。一位老人拉著紅軍戰(zhàn)士的手說:“你們和以前的軍隊不一樣,你們是為我們老百姓打仗的。”這句話,道出了紅軍“為人民謀幸!钡某跣谋旧。
長征的路上,紅軍不僅是一支戰(zhàn)斗隊伍,更是一支為民服務的隊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在湖南汝城,紅軍戰(zhàn)士幫村民收割莊稼;在四川甘孜,紅軍醫(yī)生免費為藏族同胞治病;在貴州遵義,紅軍打開地主的糧倉,把糧食分給貧苦百姓……正是因為始終堅守“為了人民”的初心,紅軍才能在艱難險阻中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百姓們?yōu)榧t軍送糧食、當向導、掩護傷員,甚至有許多青年主動加入紅軍隊伍?梢哉f,長征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是紅軍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生死與共的結果。
如今,80年過去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從未改變。從脫貧攻堅戰(zhàn)中“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到疫情防控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堅守,再到民生工程中“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實踐,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作為新時代的一員,我們更要牢記紅軍的為民初心,在工作中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在生活中關心他人、奉獻社會。只有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在新的長征路上贏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 7
當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影像在片尾定格,我心中涌起的不僅是對歷史的敬畏,更是對“如何傳承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深刻思考。長征不是一段塵封的歷史,而是一座照亮未來的精神燈塔,它所蘊含的堅韌、團結、初心,正是我們當下攻堅克難的力量源泉。
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我們面臨著新的“雪山草地”:從突破芯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壁壘,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從推進共同富裕、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到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每一項任務都需要我們像紅軍戰(zhàn)士一樣,拿出“不怕苦、不怕累”的.堅韌意志。就像科研工作者們,為了攻克一項核心技術,常常在實驗室里通宵達旦,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卻從不放棄——這正是長征中“百折不撓”精神的傳承。
同時,新時代的“長征路”也需要我們堅守“團結一心”的信念。如今,我們不再是單槍匹馬地奮斗,而是需要在團隊中協(xié)作、在國家發(fā)展中攜手、在國際舞臺上合作。就像在抗擊新冠疫情時,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工作者、志愿者們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克時艱,最終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勝利——這正是長征中“眾志成城”精神的體現(xiàn)。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是新時代長征路的“主力軍”。我們要把長征精神融入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在學習上,克服畏難情緒,攻克知識難關;在工作中,勇于擔當責任,主動面對挑戰(zhàn);在生活中,堅守道德底線,踐行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接過紅軍戰(zhàn)士手中的“接力棒”,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續(xù)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輝煌篇章,讓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觀后感】相關文章: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征文600字09-03
紀念長征勝利手抄報內容10-03
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手抄報10-29
「長征故事」紅軍不怕遠征難07-04
2016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日是哪天06-11
2016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串詞08-17
紅軍長征觀后感07-11
關于紅軍長征手抄報內容介紹10-13
2017紅軍長征電影觀后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