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9a久美女性色,日韩综合中文字幕,天天射天天色天天干,亚洲天堂中文在线,成年人午夜视频,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

時間:2025-06-27 17:46:5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1

  1、批評要實事求是,公正合理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

  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后,家長批評孩子應實事求是,公正合理,允許孩子陳述辯白,在沒把真相搞清之前不能批評孩子。批評應講清楚道理,告訴孩子他什么地方做錯了,為什么批評他,他的錯誤有什么危害,錯誤的嚴重程度如何等等。批評時如果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孩子更容易接受。

  2、批評要及時

  批評孩子要及時,該批評的立即批評,不要說什么“等你爸爸(媽媽)回來時,讓他教訓你”之類的話延誤時機。如果隔那么一段時間再批評,會讓孩子認為家長是在找借口訓他,不僅不接受現(xiàn)在的批評,還可能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長喜歡秋后算賬,批評孩子時,就喜歡數(shù)落孩子過去的毛病,或提出與此事不相干的事一起批評,這樣會使孩子認為你一直在搜集他的缺點錯誤,引起反感。

  3、批評要選擇適當?shù)膱龊?/strong>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同樣希望別人尊重,最怕在別人面前出丑。如果當著眾人的面始終板著面孔大聲斥責,其結(jié)果一定適得其反。要如何讓孩子高興地接受批評呢?最好應選擇在沒有他人在場時,個別地進行,而且批評的聲音越小,孩子越容易聽進去。

  4、批評不要傷害孩子自尊

  當孩子有了過錯之后,家長的批評應對事不對人,批評的是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要傷害孩子自尊,因此家長在批評孩子時要謹慎小心,用積極文明的語言比用消極、粗魯?shù)恼Z言效果好。孩子犯了錯誤之后,內(nèi)心已十分羞愧、內(nèi)疚,他們需要的是關(guān)心、鼓勵和幫助。家長批評時表情可以嚴肅,語氣可以堅決,但千萬不要說:“你真笨!”、“別人都會,就你不會!、“真沒用,你長大只能掃大街!”之類的話,這些話只會讓孩子更悲觀,產(chǎn)生自卑感,不利于他們改正錯誤。

  5、批評的'目的重在改正

  有的家長批評孩子時,沒有指明改正的方向和具體方法,只是單純在指責孩子這不對,那也不對,孩子聽了大半天之后,還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做,這種批評是沒用的。

  批評的重點不應把重點放在“錯誤”上,而是應引導孩子對錯誤行為進行補救。例如,孩子與同學發(fā)生沖突,如果錯在自家孩子,家長除了要嚴厲批評之外,還要讓孩子主動向?qū)Ψ降狼,彌補在對方身上所造成的有害影響等?傊,家長必須把改正方法說明,而且要說“做什么”,少說“別做什么”。

  6、不要隨意批評孩子

  有的家長憑著自己的喜怒隨意批評,同樣的行為有時遭批評,有時則隨他去。這會使孩子以為只要家長心情好,做錯事不要緊,要是家長心情不好時,做任何事都有可能唉訓。家長的這種做法,往往使孩子很迷惑,或者使他?醇议L臉色辦事。批評不僅沒有起什么效果,反而會模糊了孩子的是非觀念。

  7、要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

  對孩子來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錯誤,才算真正的“明白了”問題。例如,當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家長沒有馬上指出哪里錯了,而是耐心啟發(fā)孩子:“這樣做,對嗎?”、“你對自己做的事是怎么想的?”,讓孩子冷靜地反省,當他明白了錯在哪里,他會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并會下決心改正。

  有時可不正面指出批評,而是給予鼓勵和提醒。在批評中寓于鼓勵和鞭策,在鼓勵中飽含信任和期望,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喪失自尊,批評才能有較好的效果。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2

  身為一名幼兒教師,經(jīng)常會見到有的小朋友搶別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在爭搶過程中推倒了小朋友,或者打了其他小朋友,有時發(fā)脾氣故意弄亂了老師剛剛收拾好的玩具箱,告訴他危險的東西不能碰他偏要碰……這些都是學齡前的孩子經(jīng)常發(fā)生的惹父母或者老師生氣的事情,面對這些情況,父母該如何批評孩子,依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把自己的建議想法寫出,以便相互學習,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父母要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和孩子談問題之前,先讓自己保持冷靜。否則孩子不了解真正犯錯的原因所在,只知道媽媽很生氣而已。美國教育家塞勒塞維若認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父母都應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的思維,切忌在情緒異常的狀態(tài)下輕易批評孩子。他說:“父母批評教育子女,靠強制壓服是行不通的,只有給孩子充分的說話機會,他們才能剖析自己的行為,觸及靈魂的最深處,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碧貏e應該注意的是:批評孩子不等于懲罰孩子或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出氣筒。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當你滿腔怒氣要發(fā)作的時候,要先克制幾分鐘,想想自己是老師,這樣你就能平靜下來了,的確是這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影響。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接下來你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他才可能認真的去聽并思考。千萬不要忽略在你情緒激動的時候說出某一句話無意中刺傷會孩子的心靈,讓他產(chǎn)生逆反心理,那樣你就會覺得孩子一天比一天難教難懂了。

  二、批評孩子要對事不對人,心得體會不能泛濫化、簡單化

  很多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聲音激昂,聯(lián)想豐富,上綱上線。比如說本來就是個打了杯子的事情,就能從這件事想起從前摔玩具、看電視等。總之,只要能想起來的事就可以像電影鏡頭重放一樣。直說得孩子嘴角一撇,腦袋一低,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你愛說啥說啥吧!所以批評要有針對性,對當前的問題有什么說什么,就事論事,而絕不可責備這次過失,連帶以前老賬也一并算上。這種把“陳年老賬”重提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家長的批評說教感到厭煩,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沖淡了當前主題。年齡小的孩子更忘了父母批評自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了。至于“你怎么那么笨!那么倔!說了一百遍你還是這樣”這類批評孩子性格的.話就更不應該說了。

  三、批評時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當著眾人的面批評孩子往往會讓他覺得失去面子,從而產(chǎn)生抵觸父母的心理。古人云“人前教子,人后教夫”,用現(xiàn)代的眼光看來,“人前教子”并不是種可取的做法。我們現(xiàn)在比較認同父母在眾人面前稱贊孩子,而在孩子遇到問題或犯了錯誤的時候,在家里單獨進行教育。英國作家洛克說過:“對兒童進行批評時,要在私下里執(zhí)行;對兒童的贊揚,則應當著眾人的面進行。兒童受到贊揚后,經(jīng)過大家的一番傳播,意義會很大,他會以之為驕傲和目標,并在以后的歲月里更加努力去獲得更大的贊揚。而當眾宣布他的過失,會使他無地自容,會使他失望,因而父母制裁他的工具也就沒有了!甭蹇诉說,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如果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因此,有的教育專家提出“慎場”這個詞,即批評應注意場合,“有客人的場合,尤其是有孩子的朋友在的場所不要批評孩子;家人都在場的時候不批評孩子;不在公共場所批評孩子,對孩子的批評最好能單獨進行,臥室、書房是較為理想的場所!眰人認為,這是一種比較明智并值得學習的方法。

  四、首犯和屢犯要區(qū)別對待

  讓我們舉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說明,比如說你的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爭吵,并把別的孩子推倒在地,打哭了,那么該怎么辦呢?

  首犯要說理。如果孩子第一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并走到孩子身旁,詢問孩子爭執(zhí)、吵架的原因,并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并要求孩子學習說“對不起”。切忌以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勿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后大聲訓斥孩子不是,言語間避免傷孩子的自尊心。約翰洛克說的“說理是對待兒童的真正辦法”就是這個意思。

  孩子學著與人交往,開始或接觸新的事物的時候,由于認識不深,出了偏差和錯誤也在情理之中。這時候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批評。

  第一次錯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錯了可以諒解,再犯同樣的錯誤,在這個時候進行批評是合理的!批評是針對重犯和再犯的,要給孩子第一次改錯機會。但是我們的家長往往表現(xiàn)在首犯時就批評,這會讓孩子感覺很委屈。當孩子第一次犯錯誤后,您只需要告訴他為什么錯了,怎么做是對的就行了。在指導的時候,對孩子保持尊重的態(tài)度可以讓他也尊重您的意見,耐心細致的講解讓他明白錯誤的原因及后果。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3

  批評

  孩子終究是孩子,學生終究是學生。

  有點淘氣兒,有點任性兒,有點貪玩兒,有點閃失兒,都是正常現(xiàn)象。

  絕不可揪辮子,打棍子,戴帽子,訓他一個一無是處。

  “數(shù)生十過,不如贊生一長!痹儆薇康膶W生也都喜歡表揚。批評多了,就疲軟,學生真以為自己是窩囊廢,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消磨了意志力。

  不是不可批評,要講究誠懇,保護自尊,找準要害,控制情緒,就事論事把握時機,注意安撫,消除隔閡。

  我的恩師岳文修先生曾痛批學生后,把學生叫到身邊:“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批你嗎?要不是你爸多次交待,我都不忍心的。”讓學生在挨批后又生感動。

  水至清而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我上課時學生給我畫了“四眼像”,我說:“謝謝這個同學給我畫的肖像,能給我簽個名做個紀念嗎?”一場沖突避免了,同時又贏得了學生的尊重。

  “小孩子犯錯誤,上帝也會原諒!币驗楹⒆邮窃阱e誤中長大的。

  給學生一個機會,他會還你一個驚喜。

  課眼

  記人最好記他的眼睛,眼睛反映其風采和魅力。

  人有人眼,文有文眼,戲有戲眼,課也當有課眼。

  人生要害處只是關(guān)鍵幾步,一節(jié)課要害處只是關(guān)鍵幾句。

  綱舉目張,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一葉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學生精力有限,關(guān)鍵只在畫龍點睛。找準課堂的切入點,著眼點和興奮點。廖廖數(shù)語,言簡意賅,方揭示真諦所在,何苦讓學生等待一個答案?

  精當點撥,方見奇效。“師傅領(lǐng)進門,修身在個人!眲e不放心學生,言多而贅,言多有失,學生創(chuàng)造的,都是值得褒獎的。相信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

  順手的,才是順心的。課順手,習慣了,就容易穿新鞋走老路。洋洋灑灑,越俎代庖,永遠培育不出真才。

  發(fā)掘課眼,以巧取勝,事半功倍。

  教師以大智慧贏得學生大輕松。擦亮眼睛,刷新課堂,刪除贅語,點擊知識的快捷鍵。

  自問

  教師究竟應承擔怎樣的社會角色?問問自己:我是誰?

  人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蠟燭,一桶水,警察,主持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過也,果真如此,國家元首又將如何地位?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極言師是文化圣賢,知識權(quán)威,也過矣!教師是知識傳播者,擔當教育之任,并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切勿因沉重的角色定位,給教師增加壓力,涂抹憂傷。

  毋庸置疑,教師應努力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今天以人為本,回歸生活的理念在引導師者走下講臺,撤離圣壇,走向?qū)W生,走進社會,與孩子溝通交友,用人格感染,用智慧引領(lǐng)孩子成長。

  學生問我問題,我指著身邊的凳子:“同學,請坐!

  一次上課,小雨的圓珠筆滾在地上,我順手彎腰拾起!爸x謝!蔽衣牭搅思冋娴奶旎[之音。

  記住學生的名字。

  做錯時,真誠地給學生說聲:對不起。

  心中裝著學生,學生心中也會有你。

  給盲人牽出一根棍子,給無知點燃一縷光明。

  不再虛高,而是實在;雖然卑微,但很重要。常捫心自問,反醒自己,我是誰?

  反思

  單純寫一輩子教案,可能只是一個老教師。

  從反思中教學足以使一個新手成長為好教師。

  教師不是傳聲筒,把書本的東西由口頭傳達出來,也不是照相機,把現(xiàn)實復呈出來,而是藝術(shù)家,創(chuàng)造者。

  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家,應該是探索創(chuàng)新的教育有心人。

  靜坐常思己過。一節(jié)課下來真正起到教育作用了嗎?答案是:不盡然。取其精華,舍其糟粕,主動反思,獲得新生。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通過反思,才能成為富有成效的教師。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泵總人只有經(jīng)常反省或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和教訓,才能不斷在實踐中塑造自我,發(fā)展自我和超越自我。

  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是一個新知識的傳播和引導者。與日更新的世界,不反思,不學習,怎能永做人師?

  網(wǎng)上有一句話:有問題,百度一下。教師百度了么?

  聽過多次特級教師講學,悟出一個道理:他們與普通教師的最大不同,在于特級教師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教學實踐的不足,并身體力行去完善它。

  志趣

  教書久了,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沒有了興趣,有些厭煩了;育人長了,對家訪和談心沒有了耐心,有些應付了。

  很多同事給我談及這個話題時,總以為教書就是一種謀生手段,甚至以為是“賣嘴”,挖掘不出趣味來。

  可是想一想,我們面對的學生,都是每一個家庭的寶貝,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哪容我們懈怠呀!我們每天在促進學生成長中,自己也在成長,在促進學生成熟時,自己也在完善自我,這又是一種怎樣的修養(yǎng)提升?

  給孩子們在一起,就永遠保持一個童心,只要心不老,就會青春永駐。

  這山巴望那山高,丟了芝麻撿西瓜,可能都是得隴望蜀,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酸甜苦辣皆是營養(yǎng),得失成敗都是收獲。

  既然從事了這份職業(yè),就得對得住天地良心。社會這一醬缸里仍需有人堅守品德,堅守凈潔。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讓自己的天空常藍。

  留存志趣,經(jīng)營自己,終生學習,大有可為。

  這里有兩則故事,或許你會有點啟發(fā):深秋林蔭路上,一位掃馬路的中年婦女,不厭其煩地清掃飄落的梧桐樹葉,還不停地給路人留下微笑,甚至她的耳朵里還插著MP3的耳機。

  一位智者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背負著一個空簍子,每前走一步,都會撿一樣東西放進去,因此才會有越走越累的感慨。有什么方法可以減輕人生的重負呢?你是否能將名聲、財富、家庭、事業(yè)、朋友拿出來舍棄呢?你尋來的東西,一旦擁有,就要對它負有責任。

  放手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好之”和“樂之”就是指學生的.積極性。

  師者以語言幽默,方法的靈活,材料的精當陶冶學生感情,讓學生打開思想的閘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記》說:“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笔谥詽O,而不是魚;給槍而不是麻袋。

  讓學生親歷知識探索的過程,主動地去學,享受結(jié)果的同時,享受過程。

  相信學生自己會學,而且還會學得更好。在山東杜郎口考查,我親歷這樣的場面:學生自己在黑板上寫下一道道令人欣慰的題目,講解板演,你爭我搶,教師微笑著做著觀眾,偶爾點撥方顯示教師身份。

  今天,只有真正發(fā)動學生主宰課堂;明天,學生才能快樂的放飛夢想。

  高明的教師引導學生走路;笨拙的教師牽著學生走路;無能的教師代替學生走路。

  正如一句歌詞: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4

 1、先聽聽孩子的解釋

  當孩子犯錯后,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quán)利,給他一個申訴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

  2、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

  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guān)系時,問問孩子"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么"。

  3、父母也要自我批評

  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yǎng)孩子勇于承擔責任的`品質(zhì)。

  4、批評孩子注意場合

  家長批評孩子最好單獨進行,不應該在公開場合,比如公共場所、當著孩子同學或朋友的面、當著眾多親朋的面。

  5、批評時別翻舊賬

  本來一個很小的錯誤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這樣的批評只會讓孩子對你抵抗,甚至不承認錯誤。

  6、批評時就事論事

  批評孩子只評價事實,不分析動機,剝掉孩子最后一絲遮羞布,給他強加罪名,無異于火上澆油。

  7、批評時不要動手打孩子

  不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反思錯誤,而是一味打罵,這種急于求成的批評,往往造成反效果。

  8、學會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家長能心平氣和地啟發(fā)孩子,孩子自然會很快明白家長的用意。

  9、批評要盡量簡短

  盡量使用最簡煉的語言、花費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受批評的感覺總是不舒服的,誰都希望這種感受盡快結(jié)束。

  10、語音語調(diào)不能高

  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

  11、想批評前可以借鑒他人

  父母用他人類似的錯誤行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個錯誤,這么做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12、給孩子一點心理安慰

  孩子犯錯受批評后情緒往往低落,父母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安慰,讓孩子感到你們依然愛他。

  13、父母應"統(tǒng)一戰(zhàn)線"

  父母教育孩子時,如果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孩子所想的就不是如何去認識和改正錯誤,而是尋求庇護。

  14、別把壞情緒發(fā)泄給孩子

  受到壞情緒影響時,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就不是客觀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從來都是..."等指責很可能激化矛盾。

  15、增加身體接觸

  摟著孩子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聽,用眼睛正視孩子,能達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批評和鼓勵相結(jié)合

  批評后加一點鼓勵,不僅能促使孩子盡快改正錯誤,還能引導孩子向自己擅長的方向發(fā)展。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5

  孩子做錯了事情,恰當?shù)呐u是必要的。但實際上,許多老師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地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也不管用。那么,作為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批評孩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孩子呢?當孩子犯錯時,恰當?shù)呐u是必要的。因為,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的原因,以后能夠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壯的成長!

  一、翻老賬的批評方式要不得

  孩子調(diào)皮搗蛋,總少不了挨老師的批評,有的老師還把“舊賬”逐一翻出來,想讓孩子更加明白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正確的,并責令其改正。但這樣的批評方式最好不用。因為,翻老賬的批評方式會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看到什么,就會想到什么?吹搅鑱y的娃娃家,聽到老師的批評,他會馬上想到是因為“沒收拾好玩具,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孩子能理解并且知道錯在哪兒,只要大人指出正確的方法,他就會去做。都說孩子記性好,其實,短時記憶比長時記憶更有優(yōu)勢。孩子記得最清晰的是當時、當天的事,一兩天之前的事就需要成人的提示。即便想起來,也不如當天的事那么清晰、詳細。大人批評孩子時劈頭蓋臉翻老帳,其初衷是想引起孩子的重視,讓孩子意識到這些事情的嚴重后果,督促其盡快改正。但恰恰忽視了孩子的記憶特點。老師說昨天沒澆小苗,孩子可能還記得一點;老師說上次把小朋友弄哭了,孩子卻可能想不起什么時候、什么原因把誰弄哭了。因此,當大人盡情地痛訴孩子的既往過失時,孩子卻怎么也想不起大人說的事情,認錯的深刻程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2、會削弱教育效果

  沒有收好玩具是游戲規(guī)則的問題;忘記給植物澆水是任務意識的問題;弄哭小朋友是人際交往的問題,中午不睡覺是生活習慣的問題。這些從屬于不同方面的問題,老師一古腦地倒在孩子面前,年幼的孩子既不能清楚想起這些事情,又不能很好加以區(qū)分。他只是一頭霧水地聽著,只知道大人很生氣,自己做錯了許多事,但為什么會做錯這些事,原因何在,他還是不明白?上攵,孩子承認錯誤只在口頭,而不在心里。這樣的批評也就起不到舉一反三、防微杜漸的作用,倒不如不批評來得自然。

  批評孩子時劈頭蓋腦翻老帳,往往會造成情緒激動,氣不打一處來,出現(xiàn)過激的評議和行為,無意中傷害孩子;如果兩個大人在場,還會由于意見不統(tǒng)一,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相互指責,把接受批評的孩子放在一邊,忘記了批評的真正目的,批評的效果也無從談起。

  3、會造成對孩子的二次傷害

  批評孩子,我們總是希望以小見大,一針見血,但往往會夸大事情的危害性,對孩子的定性也過于寬泛。從前面那位老師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她本意是想培養(yǎng)孩子收放玩具的良好習慣,結(jié)果卻羅列了一大堆問題,最后竟將孩子定性為“一無是處,無人喜愛”。這種結(jié)果可能是孩子最怕得到的。因為它意味著“老師不喜歡我了,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了,小朋友不喜歡我了,大家都不喜歡我”。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沉浸在被拋棄的感覺中,會對自己的錯誤耿耿于懷。批評本身已經(jīng)是對孩子的提醒,而過分的表情、動作和措辭,對孩子的二次傷害會比做錯事本身更嚴重。

  如果把贊揚比作陽光,那么批評就是濛濛細雨,滋潤著孩子的心田。雨點不大,但恰到好處;傾盆大雨,雖然來得迅猛,卻把好的壞的一古腦沖走,什么也沒留下。要讓我們的批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二、批評的目的要明確,語言要具體形象

  1、讓孩子明確知道你的想法:從當時發(fā)生的具體小事人手,有條理地進行分析,指出原因,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行為的嚴重性,并以誠懇的態(tài)度告訴孩子:老師在幫助你,爸爸、媽媽在幫助你。

  2、抓住時機說話:批評孩子的時候,要保持冷靜,隨時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在孩子想聽、肯聽、愿意聽的時候進行教育,勝過十倍的嘮叨,效果也最明顯。

  3、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批評的目的是不斷修正孩子的行為,努力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大人給出的建議要具體,有針對性,便于孩子理解和實施,起到積極鼓勵的作用。

  三、多管齊下,注重效果

  1、告訴他你的經(jīng)驗:在孩子眼中,大人是不會犯錯誤的,大人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梢詫⒛阈r候犯的錯告訴他,把你的淘氣、闖禍告訴他,把你害怕別人告狀的心情告訴他。孩子會覺得大人也和自己一樣,也有一樣頑皮的童年。放下心里的負擔,你的話孩子一定會聽,因為他覺得你很可親、可愛。

  2、告訴他你的.擔心:大人總喜歡在孩子面前藏起一切,裝出一副兇巴巴的樣子,似乎這樣就有了威嚴。其實,把你心里的憂慮、擔心告訴孩子,讓他知道自己的表現(xiàn)是多么地讓老師擔心、失望。體驗到大人的感受,孩子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愧疚,因為沒有孩子想讓老師失望。

  3、善用你的沉默:喋喋不休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使言行激化,削弱教育效果。往往是你說累了,孩子也煩了。短時的沉默,可以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也可以留出孩子反省的時間。在驚詫于大人不說話的同時,孩子會想,“我的表現(xiàn)真得很傷大人心,看來,我是做錯了。”

  四、傾聽孩子,理解孩子

  1、耐心地聽一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做錯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表面看是孩子忘了收好玩具,而實際上可能與老師提供的游戲時間、游戲材料有關(guān)。時間短,孩子沒盡興,自然忘了收;玩具太多,玩不過來,自然擺一地。如果僅僅歸為是孩子執(zhí)行游戲規(guī)則的問題,那就太冤枉孩子了。在批評之前,聽一聽孩子的解釋,他的話會幫助你處理好這件事。

  2、重視孩子的辯解:批評孩子時,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認真聽,不插話,不辯解,認為這樣就是承認錯誤、接受批評的好態(tài)度。我們不妨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讓孩子說一說他的想法,吐一吐他的怨氣,了解他對錯誤的認識程度。“你為什么搶小明的玩具?”“小剛先搶的,我后搶的!薄敖裉炖蠋熣f你把金魚缸的水弄灑了!薄安皇堑,我想給金魚換水,麗麗碰了我一下,就灑了!痹瓉恚诤⒆拥难劾,事情并不象大人想得這么簡單,他們更注重過程,更看重自己的感受,更看重別人在這里面的作用。如果不聽聽孩子的抱怨,我們也許會忽略許多真實的東西。

  3、給孩子思考的時間:批評孩子是為了減少類似事情的發(fā)生,盡可能少地再次批評,讓孩子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把你的建議馬上告訴孩子,讓他想一想,錯在哪兒,該怎么辦,類似事件如何預防,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五、肯定進步,建立自信

  1、多肯定孩子的進步:只要我們細心,總會在孩子一團糟的行為中,找出一個微小的閃光點。比如“今天你學會疊被子了”,但可能弄亂了床單、枕頭;“你幫助小朋友撿回了球力,可能原本就是他踢出去的;“你把玩具分給小朋友”,可能是他已經(jīng)玩厭的。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短處不放,只要你把他真正當成一個小孩子,就能原諒他成長中的所有過失,就會為他的點滴進步高興。

  2、目標不要太高:批評過后,大人總會提出希望。希望不能太高,否則當希望不能實現(xiàn)時,孩子容易失去努力的動力。不要用不當?shù)呐u打垮孩子的自信,自信的大堤一旦崩潰,自卑、怯懦就會泛濫。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6

  一、孩子不肯獨立完成作業(yè)。

  不要說:你怎么這么懶自己多動動腦筋!,不妨說:這是你的作業(yè),我相信你會有辦法的。

  許多家庭里,一提到作業(yè),孩子就頭疼,有的甚至放松功課,此時給予孩子太多幫助,反而會幫倒忙,應盡量讓孩子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督套佑蟹健芬粫淖髡呤肪S亞雷姆指出,首先,讓他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明確規(guī)定一個學習制度,并給他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遠離兄弟姐妹的吵鬧聲,遠離電視。孩子寫作業(yè)時,不要在他身邊轉(zhuǎn)個不停,這會助長他的依賴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時,可適當給予指導,然后走開或坐到一邊。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寫作業(yè),那樣只能導致他不學無術(shù)。要讓寫作業(yè)成為孩子每天的例行常規(guī)。

  二、孩子弄亂房間。

  不要說:趕快收拾好房間,不然不客氣!,不妨說:快(或是十分鐘內(nèi))把房間收拾好,為你的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家長們往往對孩子空發(fā)威脅,難以觸及孩子的改過之心,結(jié)果很快使威脅演變?yōu)橐粓黾议L與孩子間意志的較量!墩f不的孩子》一書的作者杰米溫德爾說,不要給孩子最后通牒,不妨對孩子說:如果玩具和衣服都擺放整齊,你的房間會更漂亮!

  三、孩子早晨睡懶覺。

  不要說:起床!再不起來就別指望還會有人叫你。,不妨說:早上好,已經(jīng)7點了,現(xiàn)在該是你干什么的.時候了

  父母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在長出門牙前一直都需要哄著才肯起床,他們自然便從經(jīng)驗中判斷,父母還會一如既往地哄他們起床。嘮叨不會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內(nèi)爾森說。禮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時的忙亂。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教孩子把干凈衣服準備好,把書本裝進書包;給孩子買個鬧鐘,讓他自己學著定時間。

  讓孩子決定好自己該做些什么而不是要讓孩子做些什么。告訴孩子如果錯過了公交車或校巴,你不會開車送他上學。當然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學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

  四、孩子發(fā)生小意外。

  不要說:你怎么老是這樣真笨!,不妨說:好好想想現(xiàn)在該怎么辦

  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小意外(從灑了牛奶到損壞了玩具)關(guān)系到孩子對父母的親密與疏遠與否,信任與反感。家庭精神治療家、《自律》一書的作者內(nèi)爾森說。有時家長免不了要罵孩子,奪過孩子的卡通畫,或是不幫他們倒牛奶,可是這種嚴厲的行為難以令孩子變得更加小心謹慎。如果對孩子大聲斥令馬上清理干凈!這種清理似乎更像是懲罰,而不是孩子對自己行為理應承擔的責任。讓孩子也參與對問題的解決至關(guān)重要,無需責備,只需讓他知道問題需要解決。

  五、孩子不愿做家務。

  不要說:什么時候你才能懂得,你也該為家里做點事情呢,不妨說:你得把碗筷擺好,我才開飯。

  讓孩子們認真干點家務可能會遭到拒絕。不妨向孩子們明確規(guī)定,什么時間由誰做什么事。讓孩子們參與制作一張職責表,然后張貼起來,如果有誰沒完成任務,就讓吃點小苦頭,作為給他的一次教訓。比如,孩子不肯擺碗筷,就不讓他吃晚飯。態(tài)度要堅決,即使讓孩子餓著肚子上床睡覺。孩子如果又把臟衣服隨地亂放,這時,不要叫嚷著讓他把衣服撿起來,只給他洗放到洗衣房的衣服。如果女兒想穿那件她最愛穿的襯衫時,發(fā)現(xiàn)它是臟的,她自然就會懂得該怎么做了。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7

  -----孩子犯了錯,上帝都會原諒。家長之所以總不能原諒孩子,大概是因為離上帝太遠了吧!

  每個人都會犯錯,可惜在現(xiàn)實中,只有孩子犯了錯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評。

  為什么呢?

  因為孩子常犯錯?不對!

  因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錯?不對!

  因為我們父母的眼光總是跟隨著孩子的身影。

  是。『⒆铀械呐e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脫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親就會說:“怎么這么不小心!”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有聲音響起:“你看看,怎么考的這么差!碧热舨恍⌒膩G了東西,就會有個聲音說:“怎么搞的你,總是丟三落四的!睂τ趧傇馐芰舜驌舻暮⒆,還沒有從難過、委屈、痛苦甚至恥辱的情緒中走出來,往往就緊跟著一陣暴風雨一樣的批評,心中甚覺不快,可也沒有什么辦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膽大的或許會頂幾句嘴,但這更會招來痛罵,實在委屈了也許會抽泣一下。哦!這下可更不得了,父母又會嚷著“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而您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您從早到晚總是不停地批評?為什么常常會對同樣的問題進行批評?難道就是因為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毛病太多?

  您有沒有想過:您的批評為什么不管用?

  有人感嘆,做人難!做女人更難!我想您現(xiàn)在一定還想說,做母親更難更累。

  我每天都到傳達室去取訂閱的雜志和報紙。有個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孫女下學后也常來這里。

  有一天,我照例去取報紙,進去后看見那個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寫作業(yè),而老太太正在教訓她的小孫女:“唉!你是怎么搞的,寫的字都這么難看!這個重寫,那個也得重寫!”邊斥責邊用手憤憤地撥拉小女孩的手,似乎對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動作都嫌太慢。而那個小女孩緊緊地抿著嘴唇,眼里還默默地噙著淚,很不情愿地擦掉剛才寫過的字。

  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原來是那種練習生字的作業(yè),每個字要求寫很多遍,而且是把生字寫在米字格里,看得出來,這個小姑娘剛上學不久。有的字寫的還不錯,有的字寫的就確實比較難看,不是在米字格里傾斜地掛著,要不干脆就把“腿”鉆出去了。我心里暗想,寫成這樣也難怪,剛開始嘛!我和老太太比較熟,連她的這個小孫女的名字我都知道,叫鶯歌。

  于是我就說:“大娘,您別著急,我和鶯歌說說!崩咸芨吲d地說道:“對,你是搞教育的,你和她說說!

  我說:“鶯歌啊,做作業(yè)呢?我看看!”

  小姑娘似乎還在不愉快中,悶悶地應聲說:“噢!”

  我拿起她的作業(yè)本說道:“噢!是練習寫生字啊,寫的還真不錯啊!

  小姑娘仿佛一下來了精神,便伸著頭一起與我看她的本子。

  我接著又問道:“對了,你給我指指看,哪個字你寫得最好?”

  小姑娘趕緊瀏覽了一下,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個字。

  我一看那個字的確還是不錯的,接著又問道:“噢,那哪個字又最不好看呢?”

  我拖長了聲音問著,還未等把話全部說完,小姑娘快速地從我手中奪走作業(yè)本,把其中一個寫的不好的字趕忙擦掉了。

  我贊許地點點頭講:“鶯歌,我想你一定可以寫出一個比那個最好的字還好的字來!是嗎?”

  小姑娘用力地點了點頭,在本上很快又寫出了一個字,是那種很飽滿、頂天立地的好字。

  我輕輕拍著她的頭說:“好極了!你慢慢做吧,奶奶的話你不要不開心。 睕]有三分鐘,小姑娘的表現(xiàn)判若兩人。

  老太太驚訝地說道:“趙老師,這丫頭怎么這么聽您的話?”我對她講:“罵并不是最好的辦法!鼓勵比批評效果好得多啊!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對于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的原因,以后能夠避免或改正。

  但實際上,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地說、講道理不管用,批評也不管用,著急了打一頓也還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說不聽,罵沒用!打一頓,管一陣!

  現(xiàn)在又是家長思考的時候了。孩子犯錯了,到底該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錯了就該批評嗎?

  1、無用的批評讓我們先看看家長在批評孩子時的幾種現(xiàn)象與特點。

  1批評情緒化一旦孩子出現(xiàn)過失的時候,家長的表現(xiàn)通常是情緒激動,臉色發(fā)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詞,眼睛發(fā)直,聲音分貝高,語言速度快,一陣狂風暴雨,真可謂酣暢淋漓!好了,說完了,罵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當家長大費口舌的時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計的卻是:“現(xiàn)在是罵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罵完了!”家長在呵斥孩子的時候也會突然停下來問:“你聽明白沒有?”孩子馬上反射說:“聽明白了!”“記住了沒有?”“記住了!”“以后還犯不犯?”“不犯了!”這時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為了早點結(jié)束這場暴風雨。如果有攝像機的話,家長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現(xiàn),真可以說是不堪目睹。

  而孩子對您說的話往往不是能倒背下來,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說過什么。只知道一點:我錯了,所以你罵我!就連錯誤帶來的愧疚、不安也隨著批評的咆哮聲煙消云散了。因為他們很明白一點,罵完了一般也就沒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興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這番責備的結(jié)束!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罵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這種更多帶著個人情緒化的宣泄,主觀的批評有多大作用呢?其實,很多時候,沉默遠比這樣的批評更有效。

  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理解和接受正確的建議,并在行動中改正。作為對一次過失的分析和評價應該是非常理性的。在這個過程中,發(fā)點脾氣難免,發(fā)點牢騷也能接受,發(fā)泄就有失分寸了。

  試想,這樣的一種情緒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讓孩子聽從呢?

  2批評泛濫化有時候,我們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聲音慷慨激昂,語速飛快,大腦活躍,思維跳躍,聯(lián)想豐富,上綱上線。比如說本來就是個打了碗的事情,就能從這件事想起從前丟鑰匙、丟錢、丟面子(因為測驗考砸了),還能扯到打架、看電視、玩游戲等。總之,只要能想起來的事就可以像電影鏡頭一樣重放。真可謂,旁征博引,引經(jīng)據(jù)典,直說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腦袋一低,心想:你愛說啥說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批評要有針對性,對當前的問題有什么說什么,就事論事就好了,而絕不可責備這次過失,連帶以前老賬也一并算上。這種把“陳年老賬”重提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家長感到厭煩、討厭和憎惡,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沖淡了當前主題,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視。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長說著說著就停下來了,怎么了?原來是一下子忘了該說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說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氣糊涂了!”

  試想,這樣令孩子懷恨又游離主題的批評怎么可能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3批評簡單化很多時候,孩子犯錯后,家長的表現(xiàn)往往是該批評的時候不批評,不該批評的時候亂批評。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賴床的現(xiàn)象,往往是一邊催促,一邊數(shù)落,而孩子卻把這當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沒有起到批評的作用。因為孩子很清楚一點,如果走著上學會遲到的話,家長一定會有辦法讓孩子按時到學校的,有車可以送,沒車可以打車啊。

  曾有個家長問我這種情況怎么辦?我說很簡單,你不管他就完了,遲到了自然會有學校批評他。就是因為你有種種辦法可以不讓他遲到,是承擔孩子賴床后果的擋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著地賴床,你罵他何用?

  像這類的情況有很多,就是家長只對現(xiàn)象做批評,而沒有采取實際有效的解決辦法。

  4批評急躁化有許多時候是這樣的.,孩子甚至還沒意識到錯誤即將或已經(jīng)來臨,還不能深刻意識到錯誤能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我們的家長卻已經(jīng)急不可耐,氣不打一處來,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再者“不知者還不為過”呢!

  人犯錯誤是正常的,而頭一次經(jīng)歷某些事情的時候犯錯更是正常的!但家長卻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體驗錯誤,嘗試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錯,批評和責備就已經(jīng)接踵而至。這種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進的批評,往往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

  為什么有很多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呢?就是由于家長在學習活動中過早地干涉、過多地介入、頻繁地干預、瑣碎地品評、莫名地批評,導致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了恐懼、厭倦和逆反的心理。

  2、什么時候批評當孩子第一次犯錯誤后,您只需要告訴他為什么錯了,怎么做是對的就行了。在指導的時候,對孩子保持尊重的態(tài)度可以讓他也尊重您的意見,耐心細致的講解讓他明白錯誤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緒讓他不會被失敗的陰影束縛。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類似的錯誤,也許是孩子還不太熟悉正確的方法,也許教訓不夠深刻讓他忽視。我們首先應該對他的原因進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話,就要講清楚,把事情說明白,再給他機會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話,才應該對他做適當?shù)呐u。

  3.應該批評什么在孩子開始或接觸新的事物的時候,由于認識不深,準備不足,行為表現(xiàn)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錯誤也在情理之中。這時候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批評!

  第一次錯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錯了可以諒解,再錯就不能容忍了。在這個時候進行批評是合理的!我很喜歡一句話,“態(tài)度決定一切”,錯誤頻頻出現(xiàn)就是更多是由于態(tài)度的問題而產(chǎn)生的。所以批評是針對態(tài)度的,不是針對事情本身的;批評是針對重犯和再犯的,要給孩子第一次改錯機會。但是我們的家長往往表現(xiàn)在首犯時就批評,這會讓孩子感覺很委屈!

  而當錯誤和問題再次出現(xiàn)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績單拿回來后,家長不是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對成績本身進行埋怨,為自己的不滿向孩子發(fā)泄,而這種盲目的批評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4.應該怎樣批評讓我們舉個實際的案例來說明,有個初中的男孩很愛玩電子游戲,經(jīng)常逃課,為此很影響功課,家長非常著急,那么該怎么辦呢?

  1首犯要說理這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還可以,但自制力比較差,對后果預見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時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戲。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家長應該耐心說明這樣做的后果,還要表達對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這樣的做法有什么不當之處!而切不可大發(fā)雷霆,動輒打罵!約翰·洛克說的“說理是對待兒童的真正辦法”就是這個意思。

  2重犯要約定可是這個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戲的機會,而禁不住誘惑,又偷著跑出去玩游戲。家長就應該嚴厲告訴他這樣做是不行的。鑒于他再一次出現(xiàn)了這樣的錯誤,就要和孩子約定一個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證,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將接受什么樣的懲罰。當然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辦法。同樣切不可大發(fā)雷霆,動輒打罵!

  在這里我要特別說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講“義氣”的。在這樣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難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會與家長打招呼的。

  3再犯要懲罰當然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又犯錯了。

  但家長有兩種選擇,一是保持沉默,并讓他明白您已經(jīng)知道發(fā)生的一切,并告訴他你保留采取懲罰的權(quán)利,但現(xiàn)在還不打算實施;蚴歉鶕(jù)約定,讓孩子踐諾,接受懲罰,并再次讓他說出如果再犯,他該怎么辦!同樣切不可大發(fā)雷霆,動輒打罵!

  通過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錯!當然,我曾和這個男孩談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讓他玩,所以我與他的父母也做了協(xié)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時間容許他玩游戲,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情況也有過反復,但過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曠課逃學了,就連規(guī)定時間內(nèi)的游戲也玩的少了。后來,這個同學告訴我,他以前去玩游戲不僅是因為高興,而且還是想氣氣他家人!

  在前言里我就談過,孩子的錯誤更多是由于家長教化不當造成的。因為錯誤和失敗,孩子已經(jīng)受到了懲罰,已經(jīng)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家長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么還好意思向孩子發(fā)火?所以出了問題后,家長的反應和表現(xiàn)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觀愿望的責備,情緒失控、生氣和打罵,那么是很失禮和無能的,是缺乏風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現(xiàn),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看不起。

  所以所謂的批評還是以對話和交流為主,不過是更偏重于對錯誤的思想和行動的思索和檢查,為了解決問題和避免錯誤再次發(fā)生,批評也是一場有約定和要求的對話。

  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后,家長應該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對!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所以我經(jīng)常建議家長,能否和孩子先說一聲“對不起”。有很多家長聽取我的建議,后來告訴我說,當對孩子說了“對不起”后,在表達了對孩子的內(nèi)疚后,批評教育的效果特別好,甚至母子抱頭大哭,那一瞬間,所有的不快和隔閡都也被這淚水沖洗掉了。

  只要家長說得在理,那時候孩子想不聽您的話也難——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8

  德國著名的早期教育的典范卡爾·威特對于兒子的善行,他會加以表揚。盡管如此,老威特仍然提醒其他父母:不要對孩子過多表揚,也不要表揚過頭。原因之一是隨便表揚,表揚也就失去了作用。原因之二則是不讓他自滿。父母總是炫耀孩子在這方面或那方面的“與眾不同”,這很容易使孩子感到自滿。孩子一旦自滿起來以后就難以糾正了。因為一些潛質(zhì)很好的孩子不能成為棟梁,源于孩子的驕傲自滿,狂妄自大,正是驕傲自大毀掉了他的潛質(zhì),毀掉了他成為天才的機會。

  那么,如何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批評呢?

  教育孩子仍堅持以表揚為主。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時,父母一定要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嘗到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但要注意不要表揚過頭,一定要讓他感到做好事得到父母的表揚與支持是來之不易的。如小威特做了一件好事,父親只是說“啊,不錯”,當做了更大的好事時,表揚再深一層,他會說:“好,做得好,上帝一定會很高興”,當小威特做了特別大的好事時,父親才會抱著親吻他,但這不是常有的`。表揚之后,讓孩子有意識地聽到一些“反面”的批評,指出其“美中不足”,語氣一定要溫和,分析一定要中肯,以理服人。這種把批評蘊藏于表揚之中的做法,會幫助孩子早早意識到批評和表揚是同樣常見的,培養(yǎng)他正確面對批評的心態(tài)。

  批評時,千萬不能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當孩子做了錯事時,孩子處于悔恨之中,不知所措,此時父母批評孩子時,應先對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給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讓孩子知道家長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錯處。批評孩子錯處時時,只談眼前做的錯事,不翻舊賬,以前的事已經(jīng)批評過了就應該“結(jié)案”了,不能老是記著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讓孩子覺得在父母面前永無法翻身。這樣很容易傷孩子幼稚的自尊心,孩子從內(nèi)心里就會不接受這種批評的。

  允許孩子做出解釋。如果批評不符合事實,也應允許孩子作出自己的解釋。告訴孩子:給他解釋權(quán),目的絕不是推卸他所負的責任,而是要他實事求是地面對。如果你強硬地要求孩子改正錯誤,孩子從心理不服,他就會虛假地答應你,表面上接受了你的批評,但心里感到受了很大的委屈,這對他接受你的批評沒有任何作用。

  增加身體接觸。在批評孩子時可以摟著他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聽。我們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聽不得一句重話的孩子會非常排斥所有指責他的話。所以當我們實在需要責備他時,應該用眼睛正視孩子,在說著指責他的話時,身體部分要有接觸,這樣就能達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批評過后要表達對孩子的感情依舊。批評過后,父母不要一直板著臉說話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來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錯事為理由不帶他出去,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了事就應受到批評,但父母不會因為他做了錯事就不愛他。 實際上,孩子不愛聽批評,問題還是出在父母身上。因此在批評孩子時如果能注意上面這些原則,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評了。孩子學會了善待批評,那么批評也會跟表揚一樣,成為鼓勵孩子前進的動力。

【如何正確的批評孩子】相關(guān)文章:

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03-07

孩子偷錢父母如何正確教育05-01

批評孩子的方法04-13

批評孩子的方法05-10

如何正確防曬05-12

如何正確跑步05-26

如何正確的午睡02-20

如何正確跑步減肥02-19

如何正確挑選黃鱔05-22

教你如何正確跑步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