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選修3-5重點知識框架
要學好高中選修3-5的物理,首先要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緊緊抓住課堂不放松。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重要的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物理選修3-5知識
一、原子核的組成
1、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發(fā)現(xiàn)質子即氫原子核。
2、盧瑟福預想到原子內存在質量跟質子相等的不帶電的中性粒子,即中子。查德威克經過研究,證明:用天α射線轟擊鈹時,會產生一種看不見的貫穿能力很強(10-20厘米的鉛板)的不帶電粒子,用其轟擊石蠟時,竟能從石蠟中打出質子,此貫穿能力極強的射線即為設想中的中子。3、質子和中子統(tǒng)稱核子,原子核的電荷數(shù)等于其質子數(shù),原子核的質量數(shù)等于其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的和。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原子屬于同一種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數(shù)和不同的中子數(shù)的原子互稱同位素。
二、放射性元素的衰變
1、天然放射現(xiàn)象
(1)人類認識原子核有復雜結構和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從天然放射現(xiàn)象開始的。
(2)1896年貝克勒耳發(fā)現(xiàn)放射性,在他的建議下,瑪麗·居里和皮埃爾·居里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新元素釙和鐳。
(3)用磁場來研究放射線的性質(圖見3-5第74頁):
①α射線帶正電,偏轉較小,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貫穿本領很小,電離作用很強,使底片感光作用很強;②β射線帶負電,偏轉較大,是高速電子流,貫穿本領很強(幾毫米的鋁板),電離作用較弱;③γ射線中電中性的,無偏轉,是波長極短的電磁波,貫穿本領最強(幾厘米的鉛板),電離作用很小。
2、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種粒子而轉變?yōu)樾潞说淖兓凶鲈雍说乃プ。在衰變中電荷?shù)和質量數(shù)都是守恒的(注意:質量并不守恒。)。γ射線是伴隨α射線或β射線產生的,沒有單獨的γ衰變(γ衰變:原子核處于較高能級,輻射光子后躍遷到低能級。)。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shù)發(fā)生衰變需要的時間。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是由核內部本身的因素決定,與原子所處的物理狀態(tài)或化學狀態(tài)無關,它是對大量原子的統(tǒng)計規(guī)律。N= , m= 。
三、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
1、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a、利用它的射線(貫穿本領、電離作用、物理和化學效應);b、做示蹤原子。
2、放射性同位素的防護:過量的射線對人體組織有破壞作用,這些破壞往往是對細胞核的破壞,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時,必須注意人身安全,同時要放射性物質對空氣、水源等的破壞。
物理選修3-5知識要點
一、核力與結合能
1、由于核子間存在著強大的核力(核子之間的引力,特點:①核力與核子是否帶電無關②短程力,其作用范圍為,只有相鄰的核子間才發(fā)生作用),所以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為核子時,都伴隨著巨大的能量變化。核子結合為原子核時釋放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為核子時吸收的能量叫原子核的結合能,亦稱核能。
2、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轟擊下產生新核的過程,稱為核反應(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在核反應中電荷數(shù)和質量數(shù)都是守恒的。 舉例:(1)如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發(fā)現(xiàn)質子;(2)1934年,約里奧·居里和伊麗芙·居里夫婦在用α粒子轟擊鋁箔時,除探測到預料中的中子外,還探測到了正電子。這是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
二、重核的裂變
1、凡是釋放核能的核反應都有質量虧損。核子組成不同的原子核時,平均每個核子的質量虧損是不同的,所以各種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質量不同。核子平均質量小的,每個核子平均放的能多。鐵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質量最小,所以鐵原子核最穩(wěn)定。凡是由平均質量大的核,生成平均質量小的核的核反應都是釋放核能的。
2、1938年德國化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發(fā)現(xiàn)重核裂變,即一個重核在俘獲一個中子后,分裂成幾個中等質量的核的反應過程,這發(fā)現(xiàn)為核能的利用開辟了道路。
3、由于中子的增殖使裂變反應能持續(xù)地進行的過程稱為鏈式反應。為使其容易發(fā)生,最好使用純鈾235。因為原子核非常小,如果鈾塊的體積不夠大,中子從鈾塊中通過時,可能還沒有碰到鈾核就跑到鈾塊外面去了,因此存在能夠發(fā)生鏈式反應的鈾塊的最小體積,即臨界體積。
發(fā)生鏈式反應的條件是裂變物的體積大于臨界體積,并有中子進入。應用有原子彈、核反應堆。
三、核聚變
1、聚變:輕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核叫聚變。
2、發(fā)生聚變的條件是:超高溫(幾百萬度以上),因此聚變又叫熱核反應。 太陽的能量產生于熱核反應?梢杂迷訌梺硪馃岷朔磻。
3、應用有氫彈、可控熱核反應。
高中物理必備知識
機械能
一、功
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積;
1.計算公式:w=Fs;
2.推論:w=Fscosθ, θ為力和位移間的夾角;
3.功是標量,但有正、負之分,力和位移間的夾角為銳角時,力作正功,力與位移間的夾角是鈍角時,力作負功;
二、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時功率:p=Fv,當v是平均速度時,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標量;
三、功和能之間的關系
功是能的轉換量度;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換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發(fā)生了轉化;
四、動能定理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1.數(shù)學表達式:w合=mvt2/2-mv02/2
2.適用范圍: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變力的功;
3.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點:只考慮物體的初、末態(tài),不管其中間的運動過程;
4.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1)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確定物體的初態(tài)和末態(tài),表示出初、末態(tài)的動能;
【高中物理選修3-5重點知識框架】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選修教案11-25
Java的Spring框架知識09-13
《審計相關知識》重點知識題11-04
web程序復習重點知識10-29
科目四考試的重點知識03-30
審計師《審計相關知識》重點知識題11-04
物流員考試重點知識歸納08-29
關于小升初數(shù)學重點知識總結08-20
2017年導游基礎知識重點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