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任務型英語教學的評價策略與方式
[摘要]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學方式相應的要求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轉變,評價策略的轉變和新的評價方式的使用也是保證教學活動和課程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它們在根本上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任務型教學在英語課程標準中得到了廣泛的提倡,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也不斷的得到應用,然而卻似乎總是存在一個瓶頸制約著它優(yōu)勢的完全發(fā)揮,那就是舊的評價觀念影響下的評價方式。很顯然,那種單一、傳統(tǒng)、終結性的紙筆考試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因此,必須轉變評價策略,尋求新的評價方式。
[關鍵詞]課程改革;任務教學;評價策略;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引 言
我國自2001年開始實行的課程改革,對課程內容、課程管理、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等六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闡述,說明這些方面在課程改革中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中,人們更多的是在強調改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對于評價的關注大多只停留在理論規(guī)定層面。自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稿)》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提倡在英語教學中嘗試任務型語言教學的途徑以來,廣大的英語教育研究者和教師們都在各自的領域開展積極的探索和應用。在這同時由于深受舊的評價觀念的影響,我國教育領域還在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重視評價的科學性與客觀性,為了能進行有效地預測和控制,把被評對象置于一個共同的標準之下,用評價者所認為的價值觀去要求被評對象!敝蛔⒅貙W生所掌握的知識數(shù)量,忽視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事實上,如果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的途徑,就應該更新理念采用與之相匹配的評價方式一基于任務的評價方式。
一、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含義與特征
“任務型語言教學”這個術語是從英語中的Task-basedLanguage Teaching翻譯過來的,在英文文獻里通常簡稱為TBLT。所謂任務型語言教學,就是一種基于任務的,通過讓學生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教學途徑。
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擁有更多的新特點和先進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蝿招陀⒄Z教學所提倡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并不是傳統(tǒng)教學中單一的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與我國新課程所倡導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相一致。
。ǘ┬〗M合作與結對完成任務是任務型教學常用的教學形式,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承擔著一定的責任,以一定的角色和身份進行討論、協(xié)商、探究,學生分頭行事而后彼此分享。
。ㄈ⿵娬{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設計任務,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要完成的任務,提供必要的材料,監(jiān)控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在課堂上的多數(shù)時間里,學生是獨立或以小組形式自主思考、解決問題進而完成任務的。
(四)在做中學。讓學生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雖仍需要語法知識和單詞記憶的學習,但不是通過教師的單純講解,而是由學生通過運用去體會和內化,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成功,拓展自己的興趣。
二、任務型英語教學評價
從以上對任務型英語教學法的認識我們不難看出,它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傳播知識存在著本質的不同,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實施任務型教學為主導并對其他教學方法進行兼容并包定會產生非同凡響的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不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會朝著最終的“評價內容”去努力。試想平日里進行花樣繁多的教學活動,且每一項都開展得有聲有色,而最終還是靠一紙試卷來評定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失去原有的熱情和動力。所以,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和優(yōu)勢當務之急就是明確與任務型英語教學相對應的新的教學評價。
。ㄒ唬┤蝿招陀⒄Z教學評價應具有的新特點
1.可以使學生和教師都很明確要努力的方向,也就是有具體的要完成什么任務,怎么樣通過什么條件完成這些任務。
2.可以真正的考查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是記憶了多少語言知識。
3.能夠從多層次、多角度,更全方面的了解學生,如他們的思維方式、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學習動機、自我約束和調控以及合作學習和組織能力。
4.能夠使評價過程貫穿于學習過程中。
5.使學生也成為評價活動的參與者。
這幾點從不同方面體現(xiàn)出了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實施任務型英語教學所要求的新型評價的精髓,為人們樹立新的評價觀念指引了方向。
。ǘ┞鋵嵢蝿招陀⒄Z教學評價應有的多元評價策略
任務型英語教學贊同教育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應該在一種動態(tài)的教育框架中去實現(xiàn)動態(tài)的教學目標,而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對學生有一個動態(tài)的評價。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徹底改變過去的傳統(tǒng)評價觀念,構建新的多元評價策略。從學生的個體出發(fā),樹立進行多元化的質性評價理念,重視評價的自然性、真實性、連續(xù)性和動態(tài)性。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是展示學生智力類型和學習類型的差異,而非智商的高低和學習成績的好壞,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出未來學習方向的建議,使其更好地發(fā)展,反對重結果、重成績、重甄別和淘汰的標準化及常模下的量化評價。多元評價的策略應涵蓋以下幾方面。
1.多元的評價內容與目標
傳統(tǒng)的評價都是通過整齊劃一的標準化測試來進行,過分追求量化的評價,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情感態(tài)度等只能被忽視。而多元教學評價不僅要反映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對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時所運用的學習策略,產生的情感態(tài)度予以動態(tài)的反應!斑@些評價內容與新時期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相符合,涵蓋了學生的全部品質,包括個性品質與社會品質、學習品質與道德品質、認知品質與行動品質等。 2.多元評價的主體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因為評價方式多為紙筆考試,評價的主體自然就是閱卷人一老師。即使有除試卷之外的操行評語之類的評價手冊也都是由老師進行評價。多元評價則強調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評價主體,學生應該參與到評價活動中,師生互評、生生互評以及學生對自己的成績、表現(xiàn)等進行評價。同時,家長也應該被視為評價的一個主體“家長參與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心理的發(fā)展,增進家校合力,幫助形成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的全程監(jiān)控。”
3.評價方法的多元化
多元教學評價將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而且更注重在英語課堂實施教學過程中應用質性評價,隨時通過觀察、提問等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進而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在多元教學評價中質性評價應貫穿始終,對于能量化的如成績進行量化,同時還要對量化后的結果進行質化分析。
三、多種英語教學評價方式的運用
“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復雜的,動態(tài)變化的活動,學生成長發(fā)展情況的多樣性要求教師采用合適的方法系統(tǒng)地加以測量和評價,因此,過去那種單一的、僵化的課堂評價值得批判和糾正。”新的、多元評價策略要求綜合性的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ㄒ唬⿲W習檔案袋
檔案袋是教師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各個時期的各種作品進行匯集裝進檔案袋中,作為評價的一項依據(jù)。這些作品能夠將學生一段時期里在學習過程中的種種情況反映出來,如是否努力,付出努力的`程度;是否取得了進步以及進步的幅度等。值得強調的是檔案袋不像傳統(tǒng)的考試那樣受種種因素的制約,如考試只是在某一有限的時間內考某一方面的內容.不會有緊迫的氛圍和壓力的干擾,學生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以各種方式、利用各種資源完成任務。最后所呈現(xiàn)出的成就也不只是某一方面某一領域的,而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
(二)小組評價
采用小組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小組成員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學會以團隊的力量去競爭。這樣的評價,對于形成小組成員的集體觀念,促進團隊成員的合作是十分有效的!澳軌蚴箤W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監(jiān)督,學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評價他人使學生看到努力程度、學習動機、合作精神、學習策略等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風,從而對自己的學習目標有更明確的概念!
。ㄈ┳晕以u價
自我評價是指學生依照一定的標準(通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對自己一段時期在工作、學習、品德等方面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不是和別人比較,而是對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學習情況。人本主義教育者主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參與評價,師生共同制定評分標準。由于是自我進行評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到打擊,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自我評價意識和自我評價能力,及時對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調節(jié)。
。ㄋ模┬袨楸憩F(xiàn)性評價
語言行為表現(xiàn)評估要求教師為學生們精心設計一些任務,做這些任務要運用到之前學過的知識、學習經歷與體驗,在做任務過程中學生們的參與情況、情感態(tài)度表現(xiàn)、任務完成的程度和質量以及對知識的應用等都是作為評估對象的表現(xiàn)。在該種評價中教師需通過觀察對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做一定的記錄,制定可操作性的評價標準并向學生們說明這些標準。
。ㄎ澹┣楦性u價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評價,可以為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提供信息,從而促進學生學業(yè)情感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通常教師可以對擬測量的情感特征編制許多測試題(即問題)并分別準備了幾種可供選擇的答案,要求被試按照自己的情況作出相應的回答,也就是編制自陳量表。除此之外,還可以對學生在各種情境中的態(tài)度、言行做觀察記錄,對照事前準備的情感目標或標準,進而判斷其情感特征。
四、結語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深陷在應試教育的怪圈中,英語學習變成了單一的記憶零碎的語言知識。而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相應要求的是學生的各方面都能得到和諧發(fā)展。只有及時轉變傳統(tǒng)的評價觀念,建構任務型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才是明智之舉。也只有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才能對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做出最真實、全面地反映,真正地使教育目標、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實現(xiàn)協(xié)調與統(tǒng)一,發(fā)揮評價的積極反撥作用,從而促進教學與課程改革的成功開展,使培養(yǎng)出的英語人才真正的適應時代的需求。
參考文獻:
[l]李雁冰.重塑教育評定――艾斯納的課程評價觀初探[J].外國教育資料,2000(1).
[2]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4]任寶貴.多元智能評價觀在大學英語教學評價中的運用[J].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2).
[5]郭娟,蔣海燕.人本主義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6]武艷云.小學英語教學中家長參與評價的意義與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1).
[7]王紅艷,于洪淼.課堂評價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3(8).
[8]陳柏華,陳冬梅.英語教學與學業(yè)評價[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探討任務型英語教學的評價策略與方式】相關文章:
小學生作文評價策略的探討02-23
英語任務型閱讀技巧03-18
英語任務型寫作訓練06-30
任務型作文的思維流程07-08
談一談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分析07-02
高考英語任務型寫作的訓練04-16
高考英語任務型的寫作集訓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