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歲育兒知識大全
兩歲寶寶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了20顆牙齒,一些寶寶已經(jīng)學會漱口,在堅持睡覺前漱口時,也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刷牙了,寶寶刷牙時可能搞得一蹋糊涂,媽媽不要刻意地 管教他(她),那會使寶寶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2歲育兒知識大全,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歲育兒知識 1
尿床
如果大多數(shù)同齡孩子在夜間都已經(jīng)不再尿床了,而你的孩子仍然尿床,那么,你的孩子就屬于這種現(xiàn)象。
尿床的醫(yī)學術(shù)語是“遺尿”, 有些孩子到了2歲甚至2歲半后,還只是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這依然是一種正,F(xiàn)象,大多數(shù)孩子3歲后夜間不再遺尿。遺尿癥是指5歲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遺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隨著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腦干、大腦皮質(zhì)對脊髓控制的不斷完善,寶寶的膀胱對排尿的控制會自然形成并逐步加強,也就慢慢地告別尿床史。
■ 尿床后,媽媽不該做的事
尿床不是寶寶的錯。3歲以下寶寶的尿床多數(shù)是因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引起的',寶寶并不是有意而為。因此,在寶寶尿床之后,媽媽要知道——
1 不要責罵,責罵只能增加寶寶心理負擔,對幫助減少尿床毫無用處。要知道,尿床這件事,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無可避免的。這是成長中的個必然,不會因為你的責罵而省略。
2 不要過早排尿訓練,1歲以內(nèi)的寶寶對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復雜的排尿訓練,刻意而為反而會讓寶寶因為排尿紊亂而尿床。
3 不要讓寶寶長時間坐便盆,有些媽媽晚上把寶寶喚醒后,讓寶寶坐在便盆上,邊玩邊撒尿。其實有時寶寶只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沒有用心尿尿,這樣做就不容易讓寶寶把排尿與坐便盆聯(lián)系起來,形成條件反射。
4 不要刻意起夜,不要在夜里反復叫醒寶寶,讓他排尿。這樣做,常使得寶寶的膀胱不能得到充分擴張,很難產(chǎn)生明顯的尿意。寶寶不想尿,你偏要叫他尿,這是多么讓他感到厭煩的事啊!這樣反而會讓他對尿尿這件事產(chǎn)生緊張和恐懼心理。
■ 避免尿床,媽媽該做的事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尿床固然正常,但寶寶老是尿床也不是個事兒,該怎么做才能減少寶寶“曬地圖”的次數(shù)呢?
①睡覺前盡量少給寶寶喝水,含水分多的水果,如西瓜、葡萄、橘子等也最好別吃了。
、谧寣殞氿B(yǎng)成睡前排尿的習慣。
、蹌e讓寶寶在睡前太興奮,或者看緊張、刺激的動畫片。
、馨滋觳灰寣殞毻娴锰d奮,戶外活動要節(jié)制,每天堅持午睡1-2小時,便寶寶易于夜間被叫醒。
、萦袟l件的家庭,盡可能在臨睡前給寶寶洗個澡,這樣能減少尿床的產(chǎn)生。實在不行,洗個熱水腳也可起到相應的效果。
、迣殞毜谋蝗煲蓛、暖和,尿濕之后及時更換,潮濕的被褥會使寶寶更易尿床。
、邒寢尶梢杂眯挠^察一段時間,看看寶寶在哪個時段最容易尿床,掌握規(guī)律后,每天夜里就在這個時間范圍里叫醒寶寶讓他尿尿。次數(shù)為一夜1-2次,不可過多,否則就會影響寶寶睡眠。
注意:
媽媽在夜間讓寶寶起來尿尿時,一定要徹底叫醒寶寶,讓他 在頭腦清醒的狀態(tài)下排尿。有些媽媽怕影響寶寶睡眠或著涼,常常讓寶寶在朦朧中平臥排尿,這種方法可起不到幫助寶寶建立正常排尿反射的目的。久而久之,寶寶 在睡眠中,如外生殖器受到觸動或做夢都可以引起排尿,反而增加了尿床的次數(shù)。
2歲育兒知識 2
關(guān)于自立
但凡一個口號總有它的道理,你肯定也很擔心現(xiàn)在這么多家人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會把孩子慣成什么樣,他以后能自立 嗎?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了教育的“四個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生存。而其中任何一個“學會”都離不開幼兒的自立。是時候培養(yǎng) 孩子自立了。
既然孩子還小,那就先從游戲開始。
■ 獨自游戲是寶寶自立的開始
專家發(fā)現(xiàn),有獨自游戲經(jīng)驗的寶寶和沒有這種經(jīng)驗的寶寶,在一起玩耍時會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會獨自游戲的寶寶在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具有主動而積極的游戲能力,往往會出主意、想辦法,成為小朋友中的“頭兒”,長大了也較有主見。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不是凡事都包辦代替,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孩子自立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讓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 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自身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要尊重孩子?選擇,盡可能地采用孩子的選擇,放手讓他們在自由選擇中尋求發(fā)展。因為他們自己選的,是他們感興趣的,只要感興趣,他就有進一步深入前進的可能。
■ 樹立自信心
對于孩子來說,自己穿脫衣服、收拾玩具,難免要碰到麻煩和困難,但作為教師或家長不能立即代勞,而是多給予鼓勵,或適當配合,但不能任由孩子退縮。
2歲育兒知識 3
瘦小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體格瘦小,吃飯的時候不要在他碟子里放進大堆的食物,那不是使他變胖的辦法,你應該帶他去看醫(yī)生,特別是孩子在短期內(nèi)變瘦時應診察他是否有病。如果他神經(jīng)緊張,你應該和兒童問題指導診所的醫(yī)生商量,設法尋出孩子消瘦的根源。如果他飲食上的問題應設法予以消除。
若是他任何問題都沒有,他是從嬰兒時便瘦小,但每年也增加合理的體重,你就盡管放心,任其自然,他也許就是那一種體格。
有幾種身體上的疾病,可以造成營養(yǎng)不良。重病后體格變瘦的兒童一半都能很快恢復體重,但在復原期內(nèi)胃口轉(zhuǎn)好之前不要強迫他吃飯。
體重突然下降問題嚴重,孩子體重突然下降或者慢慢下降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必須立刻做體格檢查。體重下降的大部分常見原因是糖尿病(總感到饑餓和口渴,頻繁排尿)、家庭緊張關(guān)系的`嚴重壓力或其他疾病。
要關(guān)心體瘦的孩子,體瘦的孩子當然需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在孩子顯得疲倦、體重下降或者體重增長不正常的時候,尤其需要為他做檢查。另外,心理上的原因比生理上的原因更能使人消瘦而且不易恢復和容易疲倦。父母一定要留心觀察孩子的情況,以便有病及時就醫(yī)。
2歲育兒知識 4
第一逆反期
兩歲多到三、四歲的孩子,有一個階段,特別喜歡對大人的提議說“不!”這個階段,被稱為人生的第一逆反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思維判斷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開始明白自己可以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了自己的主張,所以對于父母的要求常做出一些故意的反抗行為,表現(xiàn)為執(zhí)拗、任性。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正常的心理發(fā)展階段。 ■ 逆反期來臨的跡象:
1、凡事要求自己干。
2、喜歡發(fā)號施令,喜歡拿主意。
3、對大人的勸告置若罔聞。
4、堅持自己的主張,不惜以哭鬧來反抗。
5、喜歡唱反調(diào),對大人的提議,第一反應是說“不!”
■ 應付逆反寶寶的策略:
1、不要采取硬碰硬的方式,這樣只能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強烈。父母過分激烈的反應會給他一個錯誤的感覺,即當他說不的時候,他能得到父母更多的關(guān)注。
2、用幽默來化解即將對峙的氣氛,有意思的說法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你的要求。
3、正話反說,針對什么都說“不”的孩子,設個小圈套給他吧。
4、把任務變成有趣的游戲。
5、適度的冷落。
6、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每一點進步。
7、給孩子選擇和做決定的權(quán)力。
兩歲的育兒知識篇五
孩子的“暴力”問題
當溫文爾雅的媽媽遭遇動輒施展暴力:推人、打人、咬人、尖叫的寶寶,真是既震驚又尷尬,不明白自己可愛的寶寶怎么會變成那個樣子。
■ 幼兒心理學家說:
2-3歲的孩子對與小伙伴一起玩耍充滿渴望,隨著交往圈子擴大,面臨的各種爭執(zhí)與矛盾也相應地增多。從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小伙伴之間的.交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種交往中,寶寶學習模仿別人做游戲的方式,也學著在欺負和被欺負的過程中處理和小伙伴之間的矛盾,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寶寶欺負別人也好,被別人欺負也罷,都是他成長過程中必須擁有的經(jīng)歷,沒有什么不正常的。
■ 孩子攻擊性行為的主要原因:
1. 不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大多數(shù)孩子是因為憤怒的情緒無法排解。父母要問清楚原因,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更憤怒。得不到父母理解的孩子,暴力行為更多。 也有的孩子會在興奮和喜愛時咬人、推人。要教給他正確的表達方式。
2. 來自父母不恰當?shù)膽B(tài)度
父母喜歡用咬和打的動作來逗孩子玩兒。
當孩子第一次出現(xiàn)打人、咬人等行為時,家里人以贊賞的姿態(tài)來面對寶寶,比如,當爸爸的可能會很欣賞地對寶寶說:“好,再來一下!”從而強化了孩子的攻擊行為。
3. 吸引父母的注意
常感到被父母忽視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只有當他表現(xiàn)不好的時候,父母才關(guān)注他,而自己很乖的時候,反而誰都不理他。這也就是為什么孩子會“屢教不改”的原因。
■ 處理孩子“暴力”問題的原則:
1. 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
2. 不要以暴制暴。
3. 淡化處理,切忌嘮叨。
2歲育兒知識 5
一、生長發(fā)育特點
生理發(fā)育:2 歲寶寶的身高和體重增長速度較 1 歲時有所放緩,男孩身高一般在 78.3-99.5 厘米,體重約 9.1-17.2 千克;女孩身高約 77.3-98.0 厘米,體重 8.5-16.5 千克。此時寶寶的動作發(fā)展更加靈活,能獨立行走、跑跳,還能嘗試上下樓梯,手指的精細動作也有很大進步,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飯、搭積木、翻書等。
語言發(fā)展:進入語言爆發(fā)期,詞匯量快速增加,能說 2-3 個詞組成的短句,如 “媽媽抱”“要吃飯” 等。部分寶寶甚至能說出簡單的完整句子,還會模仿成人的語氣和語調(diào)。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問 “這是什么”“為什么”,家長應耐心回應,促進其語言能力發(fā)展。
心理特點: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有 “我的” 概念,可能會出現(xiàn)搶玩具、說 “不” 等行為,這是寶寶建立自我認知的正常過程。同時,他們對父母的依賴依然較強,分離焦慮可能還會存在,尤其在陌生環(huán)境中容易哭鬧。
二、飲食營養(yǎng)
飲食原則:2 歲寶寶的飲食應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但仍需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過于油膩、辛辣和過咸的食物。保證食物多樣化,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豆制品等,以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
具體安排:每天安排 3 次正餐和 2 次加餐。正餐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早餐可選擇全麥面包、雞蛋、牛奶;午餐和晚餐包含主食、肉類、蔬菜,如米飯、魚肉、西蘭花等;加餐可以是水果、酸奶、小餅干等。
注意事項:鼓勵寶寶自己吃飯,即使弄得滿身都是也不要責備,培養(yǎng)其自主進食能力?刂屏闶车腵量和時間,避免影響正餐食欲。不要強迫寶寶進食,若寶寶拒絕某種食物,可隔一段時間再嘗試,或變換烹飪方式。同時,注意飲食衛(wèi)生,餐具定期消毒。
三、睡眠管理
睡眠時長:2 歲寶寶每天需要 11-14 小時的睡眠,其中夜間睡眠 10-12 小時,白天可能還需要 1-2 小時的午睡。
睡眠習慣:建立規(guī)律的睡眠作息,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包括周末。睡前營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可進行一些輕松的活動,如講故事、聽輕柔的音樂,避免看電視、玩電子產(chǎn)品,以免興奮影響入睡。
常見問題:若寶寶夜間頻繁醒來,可能是餓了、渴了、尿布濕了,或缺乏安全感。家長應及時排查原因,給予適當安撫,但不要過度干預,讓寶寶學會自己再次入睡。部分寶寶會出現(xiàn)睡前哭鬧的情況,家長要保持耐心,堅持固定的睡前程序,幫助寶寶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四、早教與能力培養(yǎng)
認知能力:通過游戲、繪本等方式培養(yǎng)寶寶的認知能力。例如,玩形狀配對、顏色分類游戲,認識常見的動物、水果、交通工具等。讀繪本時,可提問讓寶寶回答,如 “繪本里有幾只小貓”,增強其觀察力和理解能力。
社交能力:多帶寶寶接觸其他小朋友,鼓勵他們一起玩耍,學習分享、合作和輪流等待。家長可以示范正確的社交行為,如 “想玩別人的玩具時要說‘請給我玩一下好嗎’”。當寶寶出現(xiàn)沖突時,不要立即干預,讓他們嘗試自己解決,必要時再給予引導。
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寶寶自己穿脫簡單的衣服、鞋子,自己洗手、擦臉,學會上廁所。家長可以采用兒歌、游戲的方式,讓這些活動變得有趣,如 “小手拍拍,肥皂泡泡,搓一搓,洗干凈”。
五、安全防護
居家安全:將危險物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如藥品、清潔劑、刀具等。安裝防撞條、安全門卡,防止寶寶撞傷或夾傷手。插座安裝保護蓋,避免寶寶觸電。熱水瓶、電飯煲等電器放在安全位置,防止燙傷。
外出安全:外出時一定要牽好寶寶的手,避免在人多擁擠的地方走失。乘坐交通工具時,正確使用安全座椅。不要讓寶寶獨自在馬路邊、水邊玩耍,時刻注意周圍環(huán)境。
意外處理:了解基本的意外處理方法,如輕微擦傷用清水沖洗后涂抹碘伏;燙傷立即用冷水沖洗 15-20 分鐘,不要涂抹牙膏等;若發(fā)生嚴重意外,及時送往醫(yī)院。
六、情緒管理
理解與接納:2 歲寶寶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哭鬧、發(fā)脾氣,家長要理解這是他們表達需求和情緒的方式,不要責罵或懲罰,而是接納他們的情緒,如 “媽媽知道你現(xiàn)在很生氣,因為玩具被搶走了”。
引導表達:教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如 “我生氣了”“我想要那個玩具”。當寶寶情緒平靜后,和他們溝通,告訴他們正確的表達方式,如 “想要玩具可以問別人‘能不能借我玩一下’”。
轉(zhuǎn)移注意力:當寶寶即將發(fā)脾氣或處于不良情緒中時,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轉(zhuǎn)移注意力,如 “你看那邊有只小鳥,我們?nèi)タ纯窗伞薄?/p>
【2歲育兒知識】相關(guān)文章:
媽媽育兒知識09-06
冬季育兒知識12-22
科學育兒知識09-01
春季育兒知識02-22
育兒知識小班03-21
中班育兒知識08-23
中班夏季育兒知識06-12
大班春季育兒知識02-22
春季科學育兒知識01-31
小班開學育兒知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