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學校上學期制定的九年級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出切實,物理實驗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礎內容是中考的重點,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聲分熱分光分電磁分能源分四大板塊,以綜合模擬為主是整個復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環(huán)
物理集備發(fā)言稿
物理集備發(fā)言稿
下面我談談組織物理備考復習階段的一些粗淺做法和大家談談,
利用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了解命題原則,掌握考試內容和目標要求并相互交
流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經驗等
一、制定好復習計劃
依據學校上學期制定的九年級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出切實
可行的中考復習計劃,嚴格按照計劃統一進度,上好每一節(jié)課,全面提高課堂效率及教育質量。
二、進行兩輪復習
第一輪:回歸課本,夯實基矗我們很清楚這些年來,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
物理實驗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礎內容是中考的重點,
也是所有中考題的來源。從專家分析中考成績顯示來看,無論是成績差的同學,還是成績好的同學,都有基礎題失分嚴重的現象。
所以第一輪復習就要依據教材,以課本為線索,將逐章逐節(jié)教材中的知識點,
實驗,思維方法,基本應用等,一個不漏地和學生一起回顧一遍,目的是讓學生經歷一次再認識,再記憶,達到基礎上的鞏固。注意教材中的實例分析(各類插圖、生活及有關科技發(fā)展的實例等)。便于他們整體提高,也要考慮到基礎好的學生,使他們真正做到溫故知新,有新的收獲。
.第二輪:專題復習和綜合復習。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聲40分、熱12分、光8分、電磁33分,能源7分四大板塊。復習時就需要我們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使前后所學的知識相互遷移,連成線,織成網。最好自己編織知識網絡,自己總結,強化學科知識的橫向聯系去幫助記憶和理解,這在整個復習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它有利于開拓思路、發(fā)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綜合應用的能力。我們還可以把多個知識點鏈接在某一具體的事例或事件上來,從而達到幫助記憶和理解、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以綜合模擬為主,是整個復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環(huán)。這一階段的復習主要是為增強考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實際操作的能力、正確決策的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練、評、反思及時發(fā)現問題,查漏補缺。
三、關注好“熱點”和“盲點”問題
年年中考年年變,但萬變不離其“重”,物理學中的一些主干知識仍然是每年
中考熱點。因此,我們在三輪復習中將以《考綱》為載體,圍繞考點,突出
“重點”,譬如:“力和運動”、“壓強和浮力”、“電功、“電功率”、“能量”、“內能”等;重點實驗中的“密度的測定”、“杠桿平衡條件的研究”、“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以及“伏安法測電阻、電功率”的實驗和部分重點演示實驗等等,展開專題訓練。尤其在圍繞主干知識為核心展開第二輪復習的同時,
我們將重視中考熱點問題的搜集與訓練。在復習工作中,我們將在加大模擬訓練的同時,積極通過有關教學雜志,教學網絡,搜索新題型,拓展新視點,填補復習過程中被我們遺忘或忽略的盲點,并認真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另外,在復習中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考試的成敗,除了受基礎知識因素的影響之外個體態(tài)度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如學生在認知水平相當的情況下,能不能認真細致地審題能不能完整嚴格地答題個體上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把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復習過程之中,在這個階段注意學生的狀態(tài)變化,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應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輔導,幫助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應考準備,使走進考場的每一個學生都胸有成竹.教會學生復習的方法,讓學生不斷地在復習中體驗到收獲的愉悅,應是教師始終不渝的追求.
初二物理備課組長發(fā)言稿
備課組長交流發(fā)言稿
本學年擔任初二物理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互相交流經驗,共同研究教材,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1、資源共享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每節(jié)新課都要做實驗,有些實驗由于條件不足不能做,就用課件展示。新授課我們各自準備一個課件,經過討論交流,從中選擇較好的圖片使用。
物理資料共用,統一學案。
2、課程同步
教學進度相同,討論每節(jié)課應做哪個演示實驗,哪個實驗效果較好?找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課下隨時討論。
3、統一書面作業(yè)
為鞏固學習內容,檢查學生掌握的程度,每周做兩次書面作業(yè),每次作業(yè)精選習題,難度較大的題重復練習。
4、星期天作業(yè)
星期天作業(yè)復習鞏固本周所學的知識,要求簡單、基礎,照顧差生。星期一回校后收起來并批改,對做的好學生表揚,對差生鼓勵。
5、組織出好月考題
每次月考嚴格對待,認真出題,我和劉老師精選每一道題,每道題考查哪個知識點,考查的知識點不能重復。做到難易適中,
突出優(yōu)秀生,照顧學困生。認真閱卷,分析月考情況。
根據教學進程,下周結束新課
用三周的時間單章復習,每章測試一次檢查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用一周的時間專項作圖練習和實驗筆答題練習
用一周的時間做綜合題
2016年中考物理備考發(fā)言稿
尊敬的陳老師、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的物理教師——×××。
感謝陳老師對我校物理科組的鼓勵,讓我有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交流。2016年中考,我校物理成績比往年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下面我謹代表我校物理科組談談有關中考備考過程中的一些的做法。
我的發(fā)言分為三部分:1、復習的規(guī)劃;2、復習的形式;3、復習的方法。
一、科學分配復習時間,做好復習整體規(guī)劃
一直以來,我們在第二學期一開學就進行總復習。開學前,首先,制定好一份復習計劃。所制定出的計劃,重點是復習的內容和時間的安排。對于我們剛上初三的老師來說,我們要明確復習的重點、難點內容,就應當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中考的考點、題型,做到每章每節(jié)都清楚要考些什么、怎樣考,比如,可以看看近年來的湛江中考題,上網找找各地的中考備考的PPT等資料。然后,根據復習的重點、難點內容,結合我們學生特點,有效地去分配復習時間,做好復習的整體規(guī)劃。在分配課堂復習時間時,先剔除放假、各種考試所占用的時間,再得出一個學期的總課時,然后制定一張表格,把課時具體分配到每個復習的內容中去。如果我們不注意科學分配時間,沒有一個整體規(guī)劃,最后我們還沒復習完就草草收場,更談不上什么“三輪復習”了。
二、復習課堂要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1、復習課的形式要多樣化,針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基本技能的強化訓練,實驗專題的能力提升,測試講評的實際效果等不同問題,采取教師點撥,學生展示,討論交流,競賽評比等多種形式,力爭把復習課上得有特色,有實效。
2、想方設法激勵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
3、保持適當的進度,選擇適當的容量,解決重要的問題,重視檢查落實,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采取三輪復習方法
a、第一輪:單元系統復習——抓雙基(1—12周)
b、第二輪:專題板塊復習——抓重點(13—15周)
c、第三輪:回歸課本與查漏補缺——調心態(tài)(16—17周)
(一)、第一輪:全面復習打基礎
1
在這輪復習中,特別注意如下兩點:
1、深入理解和挖掘課本上的重要信息。重視教材內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尤其注意教材中每幅插圖、圖表所蘊涵的物理意義,以教材中的插圖為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展開討論。
2、強化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探究活動。對重要的探究實驗,我們一般借助演示器材一邊操作一邊引導學生回憶、理解,課后還留下實驗器材,鼓勵有疑問的學生再動手重做實驗?傊瑢τ趯嶒炋骄康膹土,要強化對基本實驗的原理和方法,裝置和器材,過程和結果的全面訓練檢測等。要注意七個探究因素和實驗方法的歸納,有針對性地適當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考查。
除了以上兩點,在這輪復習中,我們還要注意以下4點細節(jié):
1、對于電學部分,學生最頭痛是不會看電路圖,對此,我們穿插“如何識別電路圖”小專題,精選一些電路圖讓學生訓練,借助不同的有色粉筆在黑板上沿著電流的走向畫,設法讓學生明白;
2、在復習過程中,由于學生很容易陷入了復習的疲勞狀態(tài),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復習的方法要靈活、形式要多變、課堂效率要高,不要整堂課在講定義、定律、原理、規(guī)律等,可以通過一道典型的例題貫穿在其中去講;
3、我們要給學生指出重點在哪、要考些什么、怎樣考;
4、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進度,堅持“前緊后松”的原則,這樣才不至于后面的復習“草草收潮。
(二)第二輪:專題強化,突出科學探究
在這輪的復習中,一般感覺時間很緊,我們主要強化如下幾個專題復習:
1、各種測量密度的方法(2課時)
2、簡單的浮力探究實驗(1課時)
3、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阻(1課時)
4、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功率(2課時)
5、計算題(2課時)
在這輪復習中,我們一般提前印好資料發(fā)給學生自學,在課堂上再歸納提高。
具體做法有:
2
1、對于實驗專題,在課堂上我會提供各種演示器材讓學生去選擇去思考,引導學生去表達完成實驗;
2、對于計算題,選題要貼近生活。特別重視對第一道簡單計算題的復習,提醒學生解題要規(guī)范,并當堂限時訓練。不斷加強訓練學生審題能力的提高,比如,針對物理計算題情景文字多的特點,我們把題目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現,引導學生如何讀題審題,如何棄掉情景文字、抓住關鍵點,理清思路,理解題意。
(三)第三輪:回歸課本,查漏補缺,提高水平
在這輪復習中,我們用3課時來看課本,老師引領學生翻閱課本,主要看課本的插圖,以“快速提問,快速回答”的形式,加強重點知識的記憶,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另外,還用1課時去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熱點,如科技發(fā)展、時事新聞等,注意生活,聯系實際。如:環(huán)境污染問題、水資源問題、能源問題等等。通過篩選和組編重要素材,結合湛江特色,設計訓練。最后,用一份有梯度、比較簡單的模擬題進行考前適應性訓練,提高應試水平。
在這輪復習中,我們還需要注意學生的狀態(tài)變化,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應試技巧、心理的輔導,幫助學生不僅在知識上、能力上、技巧上而且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應試準備,讓走進考場的每一個學生都胸有成竹。
我的發(fā)言完畢,有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