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2022年讀書的名言警句合集40句
做學問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積月累。 作者:吳玉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讀書的名言警句40句,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讀書沉默是用心,創(chuàng)作沉默是專心。
2、讀書使人長志氣,實踐使人成未來。
3、讀書使人長見識,實踐使人長本事。
4、讀書是思想勞動。依靠思考,我們才能吸收書籍的內容。因此,不學會思考,則任何書讀不進去;讀不進去,什么也就學不到。書人人會讀,但各人收效不一樣。重要的一點在于讀書時能不能獨立思考。——曹方
5、至于我,即使那本書是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聽一聽,這是為了辨別小夜曲、牛嗚、蒼蠅的嗡嗡、獅吼和魔鬼的歌唱有什么差別,這些差別也是知識!獓牢木
6、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典!醴
7、讀書如銷銅,聚銅入爐,大耩扇之,不銷不止,極用費力!潭硕Y
8、有的人老愛高談闊論,什么事也沒做起,先談論不休。有的成天訂計劃,開書目,請人講讀書方法,在許多場合都很熱心地泛論讀書的重要性。為此,這般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結果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費的這些寶貴的時間放在老老實實地認真讀書上面,也許可以得益不淺。——鄧拓
9、說"讀書無定法",其實是說讀書方法極多。對不同類型的書有不同的.讀對不同的讀物也有不同的讀法,對不同的目的更有不同的讀法。如為了教書,學習,為了消遣……在工廠、在學校、在家中、在旅途上,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也有不同的讀法。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中更有不同的讀法。讀書方法對頭,可以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w啟正
10、我讀的書大致分這么幾類:甲類是業(yè)務上需要的,必得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去讀——這屬于我正在研究的問題的范圍。乙類是為了欣賞觀摩而閱讀的。此外還有二類書,讀法有些不雅。一類放在廁所里(作為丙類),另一類放在枕畔(作為丁類)。還有一種戊類,這大都是版式很小的書。每逢去醫(yī)院或車站接人,我必帶上一本,為等候時翻閱。還有己類,根本不打算一頁頁地讀。純然為了查找用的。特別是工具書,像中外百科全書!捛
11、書是美的,不僅是外表的美,更是內心的美。外在的美是一種現(xiàn)象,它的極致是有我——舍我其誰?內在的美是一種境界,它的極致是無我,超脫世俗,物我合一。
12、活到老,學到老!祆
13、循序而漸近,熟讀而精思!未ぶ祆洹蹲x書之妻》
14、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抉擇而入于自己所愛的較專門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xiàn)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15、人要獨立生活,學習有用的技藝。 作者:凱德
16、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清。趙翼《論詩五絕》
17、有閱讀能力而不愿讀好書的人,和文盲沒有兩樣。 作者:馬克·吐溫
18、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19、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補讀書之不足。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
20、救救孩子,讓孩子本著自己的興趣多讀書吧!
2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22、就讓我們在——讀書中,感受一會書趣吧!
23、讀書,一個永恒話題。古人是這樣看待讀書的。
24、我們可以由讀書搜集我們需要的知識,但是必須經(jīng)常思考以把糠和麥子分開。
25、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26、人有知識,則有力矣!
27、寧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8、年少時感覺讀書不是唯一出路,長大后覺得唯一的出路是讀書。幾經(jīng)拼搏到現(xiàn)在還是一無所獲,我選擇沉默!
29、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
30、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31、書是靈魂最好的麻醉劑。
32、僅在字母、文字和書頁中瀏覽一番,這不是讀書。閱覽和死記
33、讀書的作用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作者:劉向
34、任何時候我也不滿足。越是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R克思
35、"和書籍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
36、閱讀一本不適應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需會這樣一種才氣,抉擇最有價值、最適應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別林斯基
37、讀書很容易,理解非常難。
38、積財千萬,無過讀書!佒
39、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念書。
40、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法]翁森
【讀書的名言警句】相關文章:
讀書的名言警句08-17
讀書的名言警句02-11
讀書的名言警句集錦02-20
熱愛讀書的名言警句02-20
讀書的勵志名言警句02-09
關于讀書的經(jīng)典名言警句12-11
讀書有益的名言警句01-30
幼兒讀書的名言警句02-12
讀書的名言警句匯編02-21
關于讀書的精選名言警句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