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教學分析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位辨認其余的七個方位,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行走的路線。
3.使學生能根據(jù)要求繪制簡單的示意圖。
(二)過程與方法
1.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培養(yǎng)學生辨別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學習辨認方向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增強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4.培養(yǎng)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及合作互助、創(chuàng)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二、教學重點 1.東、西、南、北。
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找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地圖上的方向。
會看簡單路線圖(四個方向),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認識方位。
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位,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位辨認其余的七個方位,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位。
4.認識路線圖。
會看簡單路線圖(八個方向),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三、教學難點
1.能夠區(qū)分圖上方位與實際生活中的方位,正確辨認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位。
2.明確參照物,正確表述物體間的相互位置關系。
3.能夠比較有條理的描述行走路線。
四、教材分析
《位置與方向》這一單元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辨認方向,描述相對位置;二是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路線。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對位置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位,并能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段恢门c方向》是溫故知新程新添加的內容,而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本領與技能,因此學習好這部分知識是十分有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單元教材編排特點如下:
。1)認識方位與看圖描述行走路線穿插教學,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思想。
(2)從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入手,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豐富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
(4)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xiàn)多樣化的結論。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但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概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感性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相信學生能在快樂的情感體驗中更好的接受并掌握所學知識。
五、教與學的建議
認識東、西、南、北
認識東、南、西、北是本單元的啟示課,對后面的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科書為我們提供了學生們非常熟悉的天安門的場景,便可由此引入,讓學生自由發(fā)言介紹天安門廣場的景物。在學生們發(fā)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他們說說建筑物間相互的位置關系,學生自然會用到已有的方位知識(前、后、左、右),這時教師引出“天安門廣場一日游”集合地點的選擇問題,凸顯矛盾,為引入溫故知新作了有益的鋪墊。
在溫故知新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已有一些生活經(jīng)驗,容易把圖上方向與實際生活中的方向混為一談,教師不應回避,而是給予直接的引導,如問學生“坐在教室中,我們能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嗎?為什么?”自然使問題得到解決。
為鞏固東、南、西、北的相互位置關系,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指方向或齊轉身的游戲,使學生明確東西相對,南北相對,東南西北是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的,便于學生掌握由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
在描述位置關系時,學生容易出現(xiàn)表述錯誤,教師可設計兩組對比練習,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明確表述方法。
看四個方向路線圖
學生在掌握了辨認圖上方向的基礎上,學習這部分知識較容易。教學首先應考慮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借著奧運會的契機,教師設計了游覽奧林匹克公園的情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有益的思想道德教育。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
在描述行走路線時一般包括方向和距離兩個要素。教師可分層教學,先解決方向的問題,在添加上距離這一要素。注意有引導孩子學會用關聯(lián)詞語描述行走路線。
認識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
教材繼續(xù)利用校園圖引出新的教學內容。對于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位詞,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比較容易接受和掌握。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注重于由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他七個方向。首先還是溝通相對位置關系的一組方位詞,其次進一步強調了語言表述得準確性,最后利用4張不同方向的教室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辨認圖上方向的方法,同時把圖上方向與實際生活中的方向進行了有機的結合。
看簡單的八個方向的路線圖
學生在掌握了看四個方向路線圖的基礎上學習這部分知識。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動物園游覽圖和1路公共汽車行車路線圖。在這里教師可結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更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情境,如把動物園改成游樂園。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輕松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在選擇最佳路線的過程中,數(shù)形結合,提升學生思維的含金量。
在教學1路公共汽車行車路線時,注意方向的相對性,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六、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1.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本單元有很多描述性的語言,既簡練又很精確。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同時注意學生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引導學生學會使用關聯(lián)詞語。在書寫的過程中,注意不要出現(xiàn)錯別字。
2.注意圖上方位與實際生活方位的區(qū)分。
3.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創(chuàng)設更加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只有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教學分析】相關文章:
《方向與位置——看望老人》03-11
位置的作文08-15
自己的位置02-28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教學分析09-24
我們的位置作文09-10
位置與價值作文08-02
認清位置作文08-12
位置的作文【優(yōu)秀】02-24
關于位置的作文11-28